[发明专利]一种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VARI成型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8765.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74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军;刘伟;舒巍;彭成周;万里程;杨现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2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厚度 碳纤维 型梁 vari 成型 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VARI成型工艺,通过改变VARI注胶管路设计,将注胶管路布置在其中一侧的缘条边缘,抽气管路布置在另外一侧的缘条上,使树脂从一侧的缘条经过腹板达到另外一侧缘条,保证树脂在浸润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过程中,树脂沿着一个方向平行地往前推进,避免树脂在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形成快速通道,形成包路,造成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腹板区域产生干纱,针孔等缺陷,解决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VARI工艺成型难的问题,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碳纤维成型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碳纤维VARI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应用需求日益攀升,对复合材料成本的诉求也越来越高,采用低成本的VARI等液体成型工艺在某些特殊的结构形式中逐渐取代热压罐工艺,成为主流工艺。大厚度的碳纤维U型梁作为典型的复合材料结构件,用途广泛,常常用作主承力件,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常规采用热压罐成型,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采用VARI成型碳纤维VARI工艺作为一种新兴的、低成本的复合材料成型工艺,在应用过程中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采用VARI成型工艺碳纤维U型梁常规是在U型梁的腹板和缘条区域布置导流介质,导流介质分别距离腹板边缘和缘条边缘5cm,将注胶管路布置在U型梁腹板的中间位置,抽气管路布置在两侧缘条,即从“中间注胶,两侧抽气”的方式完成VARI注胶过程。
上述VARI成型导流管路和抽气方式成型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树脂沿着导流介质的“X”方向浸润腹板最上面的碳纤维;同时,树脂也沿着“Z”方向向厚度方向浸润碳纤维,但树脂沿“X”方向的流动速度远大于沿“Z”方向的流动速度,当树脂沿“X”方向快速流动到碳纤维U型梁两侧的“R”处时,由于R角处的碳纤维密实度较腹板和缘条处的碳纤维差,树脂到达“R”角处,会形成快速通道,树脂在“R”角处的“Z”方向速度远大于树脂在腹板区域的“Z”方向速度,因此当树脂浸润“R”角处底面的碳纤维之后,树脂将沿着腹板最底面碳纤维往回浸润,从而在腹板区域底面形成树脂包围区域,最终造成碳纤维U型梁底面干纱,针孔等严重缺陷产生。
上述存在的问题在VARI成型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VARI成型工艺。
一种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VARI成型工艺,包括U型梁模具,在U型梁模具四周贴密封胶条;在U型梁模具内表面铺贴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的预制体织物,铺覆完毕,依次铺覆脱模布,导流介质,布置注胶管路和抽气管路,然后将真空袋膜粘贴到密封胶条上,抽取真空,检测真空度,待真空度达到980mbar以上,注入树脂,加热固化,即得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制品,其中,导流介质在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两侧的“R”角处断开,形成三部分,分别为左导流介质、下导流介质和右导流介质,左导流介质和右导流介质分别布置在左右两侧的缘条上,下导流介质布置在底部的腹板上,左导流介质与下导流介质之间断开距离为1cm~3cm,下导流介质与右导流介质之间断开距离为1cm~3cm。
注胶管路布置在大厚度碳纤维U型梁的一侧缘条上,注胶管路与左导流介质直接相连,抽气管路布置在碳纤维U型梁的另一侧的缘条上。
注胶管路由左导流介质与缠绕管组成,左导流介质将缠绕管包裹,通过缝纫的方式将缠绕管固定在左导流介质内。
左导流介质由两层导流网组成。
脱模布由左脱模布,下脱模布和右脱模布组成,左脱模布和下脱模布以及下脱模布和右脱模布之间采用搭接的形式。
左导流介质、下导流介质、右导流介质距离碳纤维U型梁的边缘距离L1为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恒神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7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数显多功能电力仪表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伏安相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