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8107.4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97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杨树青;白玉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B1/02 | 分类号: | E02B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王秀奎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水流 泥沙 过程 实验 设备 | ||
1.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水箱、进水管、调坡结构、集水箱、沉沙过水桶、河流出流通道、渗流出流通道、渗流分离槽、水槽、实验棚、吹风机、喷淋管、照明管、图像采集器、处理系统,进水前池;
所述供水箱设置在第一支撑架上,所述水槽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上,所述水槽的顶端设有实验棚,实验棚罩在水槽上;
所述渗流分离槽设置在所述水槽内中心位置,所述渗流分离槽的前端设有与其相连通的进水前池,所述进水前池的前端固定在水槽的前侧壁上,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端连接在供水箱上,进水管的出水端延伸至进水前池内;
所述水槽的后端设置有渗流出流通道,所述渗流分离槽的后端设有河流出流通道,所述渗流出流通道设置在河流出流通道的正下方;所述沉沙过水桶设置在河流出流通道出口处的下方,所述集水箱设置在所述渗流出流通道出口处的下方,所述沉沙过水桶设置在所述集水箱的顶端;
所述水槽底部前端铰接在第二支撑架的前端,所述水槽底部后端设有调坡装置,所述调坡装置采用手摇式螺旋升降器,手摇式螺旋升降器可驱动水槽底部后端升降;
所述实验棚内部的四周设置有吹风机,所述实验棚内部的顶部设置有喷淋管和照明管;所述实验棚的顶部设置有可以调节高度的第三支撑架,第三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图像采集器,所述图像采集器通过数据线与处理系统相连;
所述进水前池在渗流分离槽的内部设置有进水口,在所述进水口和渗流分离槽接触的位置竖直设置有进口挡水堰,在河流出流通道与渗流分离槽接触的位置竖直设置有出口挡水堰, 所述渗流分离槽内铺设实验沙,以模拟河床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流分离槽的侧壁由四块相互铆接的矩形有机玻璃板构成,所述渗流分离槽的侧壁上均布有渗流圆孔,所述渗流圆孔的直径为0.3 cm,所述渗流圆孔的孔间距为0.8 cm;所述渗流分离槽的高度为15cm,厚度为4 mm;所述渗流分离槽的侧壁内部设置有两层渗流滤网,一层为150目的不锈钢滤网,第二层为200目纱滤网。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前池的材料为有机玻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实验沙的厚度大于10 cm,且小于或等于渗流分离槽的高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为U形的有机玻璃管,所述进水管靠近供水箱一侧的竖直管段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进水管靠近进水前池一侧的竖直管段上设置有浮子流量计,所述流量控制阀和浮子流量计之间的进水管的底部设置有小排水管,所述小排水管的材料为橡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式螺旋升降器包括手轮、底座、丝杠和顶盘,所述手轮带动底座内的第一锥齿轮旋转,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第一锥齿轮可带动第二锥齿轮旋转,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孔与丝杠通过螺纹连接,第二锥齿轮可驱动丝杠升降,丝杠顶端设有顶盘,顶盘可带动水槽底部后端升降。
7.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为铸铁材料,厚度为4 mm,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为5 cm×5 cm 的截面为正方形的中空管架,材料为铸铁材料。
8.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滤网,沉沙过水桶内部设置有第二滤网,沉沙过水桶的底部设置有水桶出水口。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和集水箱的内部和外部涂有油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模拟水流泥沙造床过程的实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箱的材料为有机玻璃;供水箱的进水口的前侧竖直设置有稳流栅,稳流栅为布满圆孔的竖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810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