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17650.2 申请日: 2017-05-08
公开(公告)号: CN107125209B 公开(公告)日: 2021-03-12
发明(设计)人: 郑宪清;吕卫光;张翰林;李双喜;宋科;张娟琴;周文宗;陶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朗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K67/033 分类号: A01K67/033;A01G22/22;A01G22/15;A01G22/35;A01G22/40;A01G22/25;A01G22/00
代理公司: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代理人: 李艳;许亦琳
地址: 201106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稻田 地龙 活体 生态 养殖 地力 提升 技术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沪地龙”为钜蚓科动物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或栉盲环毛蚓的干燥体。主产区分布在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等地。这种地球上存活6亿年的古老土壤动物,被达尔文称之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动物”,可制成中医药产品和保健食品,作为畜禽和水产动物的蛋白饲料,加工成绿色有机肥料,处理作物秸秆、畜禽粪便和有机垃圾,制成轻化产品和食品及饲料添加剂,也可作为土壤环境质量的指示动物。作为我国独有的传统常用动物类中药,地龙性咸寒,归肝、脾、膀肌经。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临床应用广泛,可用于高热神昏、关节痹痛、半身不遂、降压、抗血栓、抗心律失常、抗癌等症。大量研究表明,地龙不仅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其药理作用几乎涉及人体各个系统,由于生活方式造成“三高”不断增加,因此近年来地龙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年需求量达千吨以上,年交易额达30亿美元。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沪地龙的市场需求量的持续增长与地龙品种混乱、资源短缺、加工粗糙、质量低下的问题之间的矛盾逐渐突显。首先,由于地龙类药用原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地龙其活性成分含量相差甚远,不可一概做药用;目前尚缺乏药用品种真实有效的鉴别方法,经常出现误采误收的现象,导致各地市场上的地龙药材品种混杂,伪品混入造成地龙药材市场鱼目混珠,其品种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安全,使得“方灵药不灵”;同时药材品质优劣参差不齐等问题,造成地龙饮片市场价格变化较大,极大地影响了地龙的生产与发展。其次,由于长期以来地龙处于自然生长状态,地龙药材的主要来源为野生采收,野生资源日益减少,且近年来,由于产地农田菜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工业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导致使其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种质退化,繁殖受到制约,上市量正逐步减少,人工养殖尚未较大规模开展,使得地龙药材的供给更加短缺,至今地龙人工养殖尚未较大规模开展,导致市场上地龙供不应求,价格一直往上飚升,如以大开沪地龙为例,2005年每公斤为55元~60元,到2015年其价达每公斤为180元~220元,升幅近4倍。此外,地龙药材的产量和质量易受采集方法、环境以及自然气候影响而不定,加剧了药材市场的“以次充好”。严重影响地龙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鉴于此,一些业内人士呼吁,地龙主产地和有养殖地龙条件的地区,大力开展地龙养殖,并逐步形成规模,进而过渡到产业化养殖。这样,既能保证市场的地龙供应和出口的需要,又能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同时,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的“鱼米之乡”,粮食生产以稻麦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粮食丰产的同时产生了大量的秸秆,带来了极大的污染等的问题,且常年的产量目的驱使化学肥料大量使用,造成产量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但却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质量,严重影响了土壤的肥力和保肥能力。进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严重受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技术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以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稻田沪地龙活体生态养殖与地力提升的方法,包括步骤:在稻田中,种植水稻,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而后在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的稻田中养殖沪地龙活体。

优选地,所述沪地龙活体为环毛蚓属蚯蚓。进一步地,所述沪地龙活体选自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可用于制备中药材-地龙干。通俗环毛蚓【Pheretima vulgaris Chen】、威廉环毛蚓【Pheretimaguillelmi (Michaelsen)】或栉盲环毛蚓【Pheretimapectinifera(Michaelsen)】的干燥体习称为沪地龙。

优选地,水稻收割后产生的水稻秸秆全量还田,无秸秆外运,焚烧现象。

优选地,将水稻秸秆切碎后全量还田。例如,切碎后的水稻秸秆的长度为8~10cm。

优选地,在5月中下旬种植水稻,当年10月中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水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朗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上海朗博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76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