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体生物修复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7496.9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胜;雷利荣;李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34;C02F101/10;C02F10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雷月华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生物 修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孔曝气增氧系统、碳素纤维生态基、复合微生物发生装置、循环流化活化冲洗系统以及箱体;所述微孔曝气增氧系统由漩涡鼓风机、微孔管式曝气器或是曝气增氧格、以及微孔曝气管组成;箱体自下而上分为4个区域并依次设置有微孔管式曝气器或是曝气增氧格,碳素纤维生态基,复合微生物发生装置,以及循环流化活化冲洗系统;其中漩涡鼓风机设置在箱体外部并与微孔管式曝气器或是曝气增氧格、以及微孔曝气管连接,微孔曝气管设置在复合微生物发生装置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管式曝气器膜片孔径为80~100微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微生物发生装置主要由多孔圆筒不锈钢管或是多孔烧结陶瓷管,微细增氧管,固化微生物剂和滤床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床为天然沸石、陶粒和火山岩中的一种或几种配伍组成;所述固化微生物剂为光合菌、硫杆菌、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反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素纤维生态基比表面积为1000~3000m2/g。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流化活化冲洗系统包括微循环水泵。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体生物修复装置还设置有浮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下部设有污染水体入口,箱体上部设有净化后出水口,其中污染水体入口的位置高于微孔管式曝气器或是曝气增氧格,净化后出水口的位置高于复合微生物发生装置。
9.一种水体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待处理水体进入水体生物修复装置,通过微孔曝气增氧系统进行微孔曝气增氧活化增加水体溶氧量,调节溶解氧含量≥2mg/L;
经曝气活化后的水体向上流经碳纤维生态基,在碳纤维生态基上形成生物膜;经碳素纤维生态基挂膜处理后的水体流经复合微生物发生装置,将水体中大分子的有机物转化为可溶性的有机小分子,同时通过循环流化活化系统激活土著菌群,利用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氮、磷元素进行有效吸附、转化和降解,抑制藻类繁殖,完成水体生物修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水体生物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在处理过程中控制水体pH≥7,水温在20~3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749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膜反应器
- 下一篇:分子筛转轮生物污水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