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脂质生物标志物预测肥胖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17465.3 申请日: 2017-05-05
公开(公告)号: CN107085055A 公开(公告)日: 2017-08-22
发明(设计)人: 王文军;陈显扬;萨日娜;马占青;任素玲;段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骐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30/02 分类号: G01N30/02;G01N30/72;G01N30/86;G06F19/24
代理公司: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代理人: 史霞
地址: 100000 北京市海淀***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生物 标志 预测 肥胖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脂质生物标志物预测肥胖的方法,能够准确预测肥胖。

背景技术

据"国际肥胖问题工作组"公布的数据显示,地球上每4人中就有1人过于肥胖。具体而言,全球3.12亿人体重超标,17亿人应该减肥。报告指出,全世界肥胖人口已超过饥饿人口,肥胖已经成为困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

全球每年有300多万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Ⅱ型糖尿病。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未来25年内,这一数字还可能翻一番。肥胖可能加重心脏病隐患。世卫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总共有1700万人死于心脏病和其他循环系统疾病,占总死亡人数三分之一。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心脏病致死案例在达到工作年龄的成年人群中更为普遍。

中国的肥胖症患病率近年来也呈迅速上升趋势,中国成年人估计有2亿人超重,6000多万人肥胖。在大城市中超重率为30%,肥胖率已经达到13%,这意味着在我国大城市里已有接近一半的人口在"体重"方面存在问题。另外,在城市中儿童的肥胖问题也十分严重,并预计今后肥胖率还将呈持续增长趋势。

肥胖的主要危害包括以下多方面:

易患冠心病及高血压。

肥胖者脂肪组织增多,耗氧量加大,心脏做功量大,使心肌肥厚,尤其左心室负担加重,久之易诱发高血压。脂质沉积在动脉壁内,致使管腔狭窄,硬化,易发生冠心病、心绞痛、中风和猝死。

易患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

伴随肥胖所致的代谢、内分泌异常,常可引起多种疾病。糖代谢异常可引起糖尿病,脂肪代谢异常可引起高脂血症,核酸代谢异常可引起高尿酸血症等。肥胖女性因卵巢机能障碍可引起月经不调。

肥胖易导致肺血管阻塞。

医学研究表明,肥胖和致命的突发性肺部动脉血管阻塞有密切的关系。这种阻塞肺部动脉血管的血栓常常是随血流从大腿部向肺部转移的。研究人员通过对20年来的医院医疗记录的调查分析发现,肥胖的病人发生突发性肺部动脉血管阻塞而导致死亡的几率比一般人高25倍。这种风险在40岁以下的人群中的发生率更高。突发性肺部动脉血管阻塞是紧随心肌梗塞和脑溢血之后的第三大致命的心血管疾病。

肥胖可损害心血管系统。

心脏和血管就是这样共同维持血液在人体内不停息地循环运转的。健康的动脉管壁光滑而富有弹性,可以保证血液在其中畅通流动。然而,当动脉复生粥样硬化改变时,血液中的一些成分就容易在动脉内壁形成斑块,降低管壁弹性,使血管通路变窄,血流受阻,甚至被切断。超重或肥胖的人比体重正常的人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因为肥胖降低了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胰腺只好拼命地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满足身体的需要。胰腺超负荷运转导致血液中胰岛素快速增加,损伤动脉内壁,促使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肥胖会使大脑受损。

瑞典医学人员经研究指出,肥胖会对大脑造成不良影响。成年期肥胖的女性更有可能导致脑部组织损失,这种被称为脑部萎缩的现象会造成脑部功能受损和痴呆。

肥胖易患脂肪肝。

正常情况下,肝脏里只含有少量脂肪,若脂肪含量超过30%,就称为轻度脂肪肝;超过50%,则为中度脂肪肝;超过75%,则为重度脂肪肝。肥胖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腹部肥胖。腹部的脂肪比较容易分解,并可通过门静脉直接进入肝脏。大量脂肪以甘油三酯的形式涌入肝脏等待处理,超过肝脏的负荷力时,多余的甘油三酯则沉积于肝细胞内,从而导致脂肪肝。

肥胖易导致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因脑部退化而形成的疾病。其症状包括失忆、判断力欠佳及语言能力逐渐衰退等。导致该病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可分为三大类:阿尔兹海默氏病;中风引起的血管破裂,脑供血不足,以至脑功能下降;其他原因,包括情绪忧郁、营养不良、药物中毒、酗酒等。根据目前的研究显示,肥胖导致老年痴呆虽然只发生在老年妇女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就可掉以轻心。专家认为,控制体重能避免痴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老年人在70岁以后,BMI每增加一个点,患病的危险就会增加36%。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骐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骐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74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