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临床内科用的监护仪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7201.8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2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大朋 |
主分类号: | A61B5/0205 | 分类号: | A61B5/0205;A6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77500 山东省枣庄市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临床 内科 监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临床内科用的监护仪。
背景技术
内科是临床医学的一个专科,一般分为: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风湿病科、血液科、肝科、传染科、耳鼻咽喉科、小儿内科等等,在进行临床检查时一般采用监护仪进行留院观察与诊断。
监护仪是一种以测量和控制病人生理参数,并可与已知设定值进行比较,如果出现超标,可发出警报的装置或系统。监护仪它必须24小时连续监护病人的生理参数,检出变化趋势,指出临危情况,供医生应急处理和进行治疗的依据,使并发症减到最少达到缓解并消除病情的目的。监护仪的用途除测量和监护生理参数外,还包括监视和处理用药及手术前后的状况。
现有的监护仪功能比较单一,结构复杂,患者出现异常时,往往不能及时的提醒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临床内科用的监护仪,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无线发射器将监护仪与医护人员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医护人员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控,通过报警器进行异常报警,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作出处理,减少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临床内科用的监护仪,包含监护仪本体,所述监护仪本体的前端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一端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显示屏的上端设置有摄像头,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一侧下端设置有USB接口,所述监护仪本体的后端设置有充电电源插头,且通过导线与监护仪本体连接,所述监护仪本体的顶部一端设置有报警器,所述监护仪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中央处理器、数据采集器、无线发射器,所述数据采集器、无线发射器、报警器、摄像头、显示屏、控制面板均与中央处理器连接,所述无线发射器与医护人员的终端设备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所述数据采集器包括体温传感器、脉搏跳动传感器、生理体征检测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所述中央处理器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所述监护仪本体的两侧设置有散热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所述监护仪本体的底部设置有防滑垫。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善,所述监护仪本体的顶端中间设置有提手,所述提手上设置有橡胶套。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无线发射器将监护仪与医护人员的终端设备进行无线连接,医护人员可以随时对患者进行远程监控,通过数据采集器和摄像头对患者进行身体双重监控,可以提高精确性,通过报警器进行异常报警,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作出处理,减少一定的安全隐患,采用散热装置,可以提高监护仪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中1.监护仪本体、2.显示屏、3.控制面板、4.USB接口、5.充电电源插头、6.散热装置、7.提手、8.橡胶套、9.摄像头、10.防滑垫、11.报警器、12.数据采集器、13.体温传感器、14.脉搏跳动传感器、15.生理体征检测器、16.数据处理模块、17.数据存储模块、18.无线发射器、19.中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大朋,未经刘大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72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