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水质的复合菌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7017.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18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蔡玉勇;田相利;董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N1/14;C12N1/16;C12N9/04;C12N9/26;C12N9/34;C12N9/50;C02F3/34;C12R1/125;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水质 复合 酶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水质的复合菌酶制剂,还涉及一种上述复合菌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菌酶制剂中包括以下各组分:枯草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载体,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属于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生产的一种,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属于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的一种,淀粉酶属于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γ淀粉酶的一种,糖化酶来自于曲霉和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的一种,葡萄糖氧化酶来自于黑曲霉和青霉发酵生产的一种。本发明的复合菌酶制剂可协助分解水产养殖池塘残饵粪便等有机物,改善池塘水质、底质,降低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提高水体透明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质改良剂,具体涉及一种改善水质的复合菌酶制剂,还涉及一种上述复合菌酶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水产养殖过程中,水质情况好坏是决定养殖产量的主要因素。造成水质恶化的主要因素是大量的残饵粪便在池塘底部堆积,水体微生物不能快速将残饵粪便利用并转化为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随着水体的富营养化,水体藻相也逐步转为以甲藻、裸藻、蓝藻等有害藻类为主,同时夜间藻类呼吸作用会使水体溶氧量快速降低,导致水体缺氧。水体含氧量降低,微生物群落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改变,逐步以厌氧微生物为主,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环境不断恶化,最终导致养殖动物收到毒害或者缺氧死亡,造成大量经济损失。
目前市场上使用微生态水质改良剂一般以微生物活菌制剂为主要的成分,通过微生物代谢活动分解水体有机物、利用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芽孢杆菌在使用过程中主要通过筛选蛋白酶、淀粉酶等酶活高的菌种,但是很少有在配方中添加各种酶的水质改良剂产品。依靠菌种作为主要作用成分,存在见效慢(菌种生长繁殖需要时间),环境变化影响菌种生长导致效果差异明显等缺点。以大量芽孢杆菌为主产品需要池底较高含氧量才能够大量繁殖,对于池底氧气含量要求较高。
目前水产养殖水质改良剂微生物或酶制剂颗粒一般依靠圆盘制粒法和挤压制粒两种方式:圆盘制粒烘干颗粒粒径较大,烘干工艺简单,温度控制不均匀且较高,对于菌种酶活损失较大,一般损失率达到50%左右;挤压制粒制粒过程通过环模或者平模挤压制粒,过程设备与物料挤压产生大量热,制粒温度可到70度以上,对菌酶活性也造成了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水产养殖池塘水质特点,提供一种可改善水质的复合菌酶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商品化酶制剂和微生态制剂协助分解水产养殖池塘残饵粪便等有机物,改善池塘水质、底质,降低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提高水体透明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善水质的复合菌酶制剂,由下列各组分组成:枯草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载体,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属于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生产的一种,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的一种,淀粉酶属于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γ淀粉酶的一种,糖化酶来自于曲霉和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的一种,葡萄糖氧化酶来自于黑曲霉和青霉发酵生产的一种。
其中“枯草芽孢杆菌属于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生产的一种”是指本发明所用的枯草芽孢杆菌为可用于液体发酵或固体发酵生产的枯草芽孢杆菌;“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和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的一种”是指本发明所用的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来自于枯草芽孢杆菌或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淀粉酶属于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γ淀粉酶的一种”是指本发明所用的淀粉酶为α淀粉酶或β淀粉酶或γ淀粉酶;“糖化酶来自于曲霉和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的一种”是指本发明所用的糖化酶为曲霉或酵母基因工程菌发酵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葡萄糖氧化酶来自于黑曲霉和青霉发酵生产的一种”是指本发明所用的葡萄糖氧化酶为黑曲霉或青霉发酵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次级代谢产物。
进一步地,所述的载体为淀粉、加益粉、膨润土、纳米级滑石粉、黄原胶按照2-5:1:1-5:1-5:1的重量比混合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70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