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零件内孔修复用电刷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904.9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2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雷卫宁;张桂尚;叶霞;钱海峰;谈衡;沈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D7/04 | 分类号: | C25D7/04;C25D5/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张兢 |
地址: | 21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修复 用电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件内孔修复用电刷镀装置,装置包括支架、2套镀笔装夹组件、2个镀笔、驱动组件、刷镀电源和挡圈;支架包括底座、支撑腿、升降台和排液嘴;镀笔装夹组件包括装夹盘、平衡夹持件和安装连接柱;镀笔包括夹持部、绝缘部、导电轴肩、工作部、镀液输入嘴和包套;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轴、转台和工件固定件;镀笔由镀笔装夹组件安装固定。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调节待加工工件方便、电刷镀工作效率高、加工效果好且镀笔使用寿命长。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510213150.5,申请日为2015年4月29日,发明创造名称为“零件内孔修复用电刷镀装置及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刷镀技术的金属表面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内孔损伤零件修复和再制造的零件内孔修复用电刷镀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刷镀技术是表面再制造技术中电镀的一种,它是利用电化学沉积方法在金属工件表面局部快速地得到高性能的平滑致密的电镀层。该技术可以恢复磨损零件的尺寸精度和几何形状精度,填补零件表面的划伤,提高零件表面的耐磨性、导电性、耐高温性和防腐性能。目前,电刷镀技术在航空航天、铁路交通、水力电力和石油化工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内孔类零件(如阀体内孔、发动机连杆、缸套等)在机械运动配合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与外圆类零件结合可实现相对运动和动力传递。零件内孔的失效主要是磨损和变形,造成内孔表面的配合尺寸偏差和性能下降。采用电刷镀技术修复内孔类零件是电刷镀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但是,目前通常采用手工电刷镀对内孔类零件进行修复,其不足之处在于:手工电刷镀劳动强度大,刷镀工作效率低;电镀液喷淋方式不理想,使得镀液与修复部位接触不均匀,镀层质量不高。针对这一问题,目前已见采用电动方式自动实施零件内孔修复的电刷镀装置及方法,如公开号为CN101514468A、发明名称为“内孔类零部件电刷镀的装置及方法”的中国专利文献,即提供了一种对内孔类零部件通过电刷镀技术进行修复的装置和方法,然而,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因此,继续研发和设计更加实用、经济、高效的用于零件内孔修复的电刷镀装置和方法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调节待加工工件方便、电刷镀工作效率高且镀笔使用寿命长的零件内孔修复用电刷镀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零件内孔修复用电刷镀装置,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支架、镀笔装夹组件、镀笔、驱动组件、刷镀电源和挡圈;
上述的支架包括底座、支撑腿、升降台和排液嘴;底座的上部设有一圈从上端面向下凹入的圆环形的废液回收槽,废液回收槽内设有上下向贯通的排液嘴安装孔;底座的中间位置设有上下向贯通的转轴安装孔;支撑腿固定安装在底座的下方;升降台包括升降杆和安装台;安装台的中部设有上下向贯通的安装孔;排液嘴固定安装在底座的废液回收槽的排液嘴安装孔内;
镀笔装夹组件包括装夹盘、平衡夹持件和安装连接柱;上述的装夹盘为扁圆柱体件,装夹盘上对称设有2个卡槽;平衡夹持件包括主体部、固定部和弹簧套;主体部上设有上下向贯通的内六角孔,作为镀笔安装通过孔;主体部和固定部通过弹簧套弹性连接;平衡夹持件设有相同的2套;平衡夹持件固定安装在装夹盘内;安装连接柱与装夹盘固定连接;镀笔装夹组件由其安装连接柱与升降台的安装台的安装孔相配合固定安装在安装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理工学院,未经江苏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9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堆积式速冻机故障自动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悬浮式废盐热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