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6702.4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750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吕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琳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1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井设计 专业图纸 智能化 成果输出 工业负荷 管线综合 模型调整 模型整合 碰撞检查 性能化 分析 三维 图纸 地质专业 建立模型 程序化 大件 矿建 整合 采矿 绘制 智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包括采矿专业图纸、矿建专业图纸、机制专业图纸、地质专业图纸、四大件专业图纸、全专业模型整合、性能化分析、碰撞检查、工业负荷分析、BIM模型调整、三维管线综合、成果输出。本发明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首先绘制各个专业的图纸或建立模型,其次整合全专业模型,再次进行性能化分析、碰撞检查、工业负荷分析,若满足要求即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并成果输出,否则,BIM模型调整,重新进行全专业模型整合。因此本发明具有智能程序化,使用方便和功能高效等优点,达到智能化矿井设计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井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矿井设计,只有在具体实施时才将各个专业设计成果的整合在一起,现代智能化矿井设计应该结合BIM设计系统的诸多优点,在项目实施前期,建立相应的BIM模型和动画,这样便于早期找出设计缺点和发现安全隐患。
因此本发明解决了智能化设计,使用方便和功能高效等优点,达到智能化矿井设计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解决了智能化设计,使用方便和功能高效等优点,达到智能化矿井设计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所述的全专业模型整合包括采矿专业图纸、矿建专业图纸、机制专业图纸、地质专业图纸、四大件专业图纸,所述的全专业模型整合后进行性能化分析、碰撞检查、工业负荷分析,若满足要求即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并成果输出,否则,BIM模型调整,重新进行全专业模型整合。
进一步,所述的全专业模型整合包括包括采矿专业图纸、矿建专业图纸、机制专业图纸、地质专业图纸、四大件专业图纸。
进一步,所述的全专业模型整合后进行性能化分析、碰撞检查、工业负荷分析,若满足要求即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并成果输出,否则,BIM模型调整,重新进行全专业模型整合。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解决了智能化设计,使用方便和功能高效等优点,达到智能化矿井设计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的结构框架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用于智能化矿井设计的BIM系统,包括采矿专业图纸、矿建专业图纸、机制专业图纸、地质专业图纸、四大件专业图纸、全专业模型整合、性能化分析、碰撞检查、工业负荷分析、BIM模型调整、三维管线综合、成果输出。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绘制采矿专业图纸、矿建专业图纸、机制专业图纸、地质专业图纸、四大件专业图纸或建立模型,其次整合全专业模型,再次进行性能化分析、碰撞检查、工业负荷分析,若满足要求即可进行三维管线综合并成果输出,否则,BIM模型调整,重新进行全专业模型整合,最后形成三维管线综合并成果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琳,未经吕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7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信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干扰功率谱的天线方向图综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