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自拌样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567.3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640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沈毅;张宽;方灵峰;薛文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03 | 分类号: | G01N21/03;G01N1/38;G01N21/359;G01N21/3563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红外 检测 样品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自拌样品盘,包括样品盘本体、样品盘盖和动力单元;其中,所述样品盘本体用于放置被测样品,底部为透明,样品盘本体与动力单元相连,通过动力单元实现样品盘本体转动;所述样品盘盖安装在样品盘本体上方,两者不相连;所述样品盘盖包括盖体,以及设置在盖体内的搅拌部件。采用上述结构的自拌样品盘,近红外分析仪在分析测量样品时,得到的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测量误差小,精确度高;而且可以大大提高测试工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自拌样品盘,属于近红外分析领域。
背景技术
在近红外光谱区不同物质的含氢基团(C-H、O-H、N-H等)都有不同的吸收强度和吸收峰位置。朗伯-比尔吸收定律是近红外光谱分析的理论基础:样品光谱特征随其组成成分和内在结构变换而变化。近红外光谱最主要的技术特点:第一、分析速度很快,大部分的测量可以在1分钟之内完成;第二、分析效率比较高,可以对样品的多个组成成分和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测量;第三,适用样品的范围比较广,可以对液体、固体等不同状态的样品进行测量。
近红外检测时需要用到转载被测样品的样品盘,样品盘主要应用于光栅扫描式近红外分析仪上,其光学原理主要应用光的漫反射,每次扫描采样30次。样品盘的设计关系到谷物样品能否检测出真实值,检测值能否具有代表性。目前,常用的样品盘不具有搅拌功能,不管每次采样多少次,光斑所照射的面积始终是样品盘最底部的被测样品,所以近红外分析仪所测得的值也只是样品盘里最底层样品的值,不能代表整个样品的实际值。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此进行研究,专门开发出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自拌样品盘,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自拌样品盘,实现近红外分析仪在分析测量样品时使其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减小测量误差,提高精确度,可以大大提高测试工作效率,降低时间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红外检测的自拌样品盘,包括样品盘本体、样品盘盖和动力单元;其中,所述样品盘本体用于放置被测样品,底部为透明,样品盘本体与动力单元相连,通过动力单元实现样品盘本体转动;所述样品盘盖安装在样品盘本体上方,两者不相连;所述样品盘盖包括盖体,以及设置在盖体内的搅拌部件。
作为优选,所述样品盘本体活动安装在检测台上,通过动力单元可实现自由转动,所述样品盘盖安装在检测台上方,搅拌部件落入样品盘本体内。
作为优选,所述动力单元包括轴承、同步齿轮环,以及提供动力的电机,所述电机转轴通过同步带与同步齿轮环相连,所述同步齿轮环和轴承固定安装,电机通过同步带、同步齿轮环和轴承带动样品盘本体转动。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部件包括2个搅拌棒,所述搅拌棒顶部安装在盖体顶部内侧,搅拌棒位于圆形样品盘本体不同的圆周上,但位于圆形样品盘本体同一直径上。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部件包括2个搅拌棒和1个刮板,其中所述刮板位于盖体侧壁内侧,所述搅拌棒顶部安装在盖体顶部内侧。
作为优选,2个搅拌棒和1个刮板分布方式为螺旋线分布,相邻圆周距相等,在中心圆心互为120度;所述刮板用于将旋转的谷物推向中间,搅拌棒用于搅拌谷物。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棒包括垂直设置的棒体,以及水平安装在棒体上的若干个搅拌支杆。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支杆分层设置,包括2~5层,上下两层间距为5~15mm。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顶部设有至少1个观察孔,用于观察样品盘本体内的搅拌情况。
作为优选,所述盖体顶部设有1个位于中心的圆形观察孔,以及3个均匀分布在圆形观察孔外侧的腰形观察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