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水培花盆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6186.5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9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文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3 | 代理人: | 赵元,马敬 |
地址: | 350001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林浦路与潘墩路交***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水培 花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花盆,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水培花盆。
背景技术
现有的植物进行水培驯化技术是,直接将植物放入带有培养液的容器中浸泡,这样存在植物因浸泡腐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水培花盆,以避免植物在水培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浸泡而导致的植物溃烂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物水培花盆,包括:
盆体,用于盛放培养液;
吸水性介质盛放盘,覆盖于所述盆体的盆口,用于盛放栽植植物的吸水性介质,并开设有供所述植物的水生根贯穿的通孔;
吸水性绳,贯穿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盘,用于将所述盆体内培养液吸收引入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盘内。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盆体开设有最高液位通孔,其中,所述最高液位通孔与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盘的盘底平齐或低于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盘的盘底。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最高液位通孔位于所述盆体盆高的三分之二处。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性绳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花盆的盆高。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盘具体为吸水性介质盛放网筐。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孔为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网筐的网格孔。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性绳具体为吸水性棉绳。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盘包括用于盛放栽植植物的吸水性介质的盘体,以及固设于所述盘体边缘的搭接环板,所述吸水性介质盛放盘通过所述搭接环板搭接于所述盆体的盆口。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植物水培花盆,实际使用时将待培养植物埋置在装有吸水性介质的吸水性介质盛放盘中,吸水性绳可以将培养液吸收引入吸水性介质盛放盘内,进而吸水性介质可以将培养液引至植物表面,使得植物产生水生根,进而完成植物的水培。由于在对植物进行水培时,将植物与培养液分离,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培花盆避免了植物在水培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浸泡而导致的植物溃烂的问题,尤其是避免了木本植物在水培过程中的溃烂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植物水培花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植物水培花盆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和2中各组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盆体-10、最高液位通孔-11、吸水性介质盛放盘-20、通孔-21、吸水性绳-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该图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植物水培花盆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植物水培花盆包括:
盆体10,用于盛放培养液;
吸水性介质盛放盘20,覆盖于盆体10的盆口,用于盛放栽植植物的吸水性介质,并开设有供植物的水生根贯穿的通孔21;
吸水性绳30,贯穿吸水性介质盛放盘20,用于将盆体10内培养液吸收引入吸水性介质盛放盘20内。
实际使用时将待培养植物埋置在装有吸水性介质的吸水性介质盛放盘中,吸水性绳可以将培养液吸收引入吸水性介质盛放盘内,进而吸水性介质可以将培养液引至植物根表面,使得植物产生水生根,进而完成植物的水培。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水培花盆,在对植物进行水培时,将植物与培养液分离,避免了植物在水培过程中由于长时间浸泡而导致的植物溃烂的问题,尤其是避免了木本植物在水培过程中的溃烂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水生根为植物经过水培诱变所生长出来的根。
在一种可选实施方式中,盆体10具体可以为瓦盆、瓷盆、玻璃盆等。对于盆体10的形状,本发明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可以为圆柱、圆锥、圆台、椭圆等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中金在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1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