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CD电极直接控制的高速双幅脉冲图像曝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6120.6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713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江孝国;杨兴林;李洪;杨国君;蒋薇;王远;张小丁;龙全红;李一丁;张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N5/351 | 分类号: | H04N5/351;H04N5/23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王记明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cd 电极 直接 控制 高速 双幅 脉冲 图像 曝光 方法 | ||
1.一种基于CCD电极直接控制的高速双幅脉冲图像曝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发光脉冲图像经过成像镜头,然后成像在CCD相机上;
(b)针对CCD正常信号电荷包的产生、转移及传输,在两次曝光驱动脉冲中间的无效时间内设置一种转移、传输驱动时序,利用转移电极隔离信号电荷包在曝光脉冲无效期间进行信号电荷包的隔离,从而将两次曝光产生的信号电荷进行分辨,并在曝光脉冲无效期间实现信号电荷包的正常转移及传输,进而获得一种双幅脉冲图像的超高时间分辨的成像能力;
步骤(b)是这样实现的:
(b1)将主要工作时区划分为tl-t8共8个阶段,在CCD相机未工作时,无有效信号施加于各个电极上,当一个猝发的触发脉冲启动工作模式时,由控制电路系统首先产生CCD曝光电极φe上的一个有效驱动脉冲,设该驱动脉冲的高电平对应曝光正在进行,在t1的时区,第一个曝光正在进行;
(b2)在t2时区,在第一次曝光有效时间内、转移电极φSH的驱动脉冲也同时变为有效,导致在曝光电极φe下产生光电子的同时也将第一个曝光产生的光电子转移到转移电极φSH下;
(b3)在t3时区,曝光电极φe上的驱动信号变为无效但转移电极φSH上信号保持有效,曝光电极φe下不再能够存储光电子,而光电子此时全部聚集在或转移到转移电极φSH下;
(b4)在t4时区,通过传输电极φsl施加一个阶跃脉冲信号,将存储在转移电极φSH下的光电子传输至传输电极φsl下;
(b5)在t5时区,当转移电极φSH下的光电子全部传输至传输电极φsl后,间隔一定的间隙后,给传输电极φs2施加一个阶跃脉冲信号,将传输电极φsl下的光电子转移至传输电极φs2;
(b6)在t6时区,保持在传输电极φsl下的光电子转移至传输电极φs2下直至转移完毕,此时传输的光电子信号包已完全与曝光电极φe隔离,同时曝光电极φe下可以用于产生并存储再次曝光产生的光电子,不会与前面的混淆;
(b7)在t7时区,传输电极φsl上的驱动脉冲变为无效而传输电极φs2上的驱动脉冲变为有效,使得光电子全部转移至传输电极φs2下,并可独立地按照时序输出,不再受曝光时序影响;
(b8)在t8时区,在遮光行里进行传输的信号电荷包因转移电极的隔离作用而不会受到曝光电极的影响,同时进行曝光产生的光电子将一直存储在曝光电极φe下,直至下一次的传输开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612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辆船舶超高超限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法律教学实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