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5598.7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1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功;张中海;郭常伟;陈家顺;王银玲;胡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淮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H02S10/1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3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6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光 互补 水质 自动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的四角处分别装有支柱,平台本体的内部有空腔,空腔内装有蓄电池组和调控芯片,平台本体上装有太阳能电池,平台本体上表面装有风力发电装置,平台本体底部装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与螺旋桨推进器、蓄电池组相连,平台本体四个侧面上装有水质传感器,平台本体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第一支柱装有天线,第二支柱装有GPS导航定位仪,第三支柱装有向上的支杆,支杆顶部装有摄像头,第四支柱装有风力传感器,平台本体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装有声纳;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有效利用光能、风能,提高检测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特别是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各地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和西部由于自然因素长期地域性缺水,而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南方却因人为的水环境污染出现水质性缺水,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面对水污染问题的严峻形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水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除从根本上控制污染源外,更要加强对水环境的监测工作。传统的水质监测过程,通常是在水域内放置多个固定的检测装置,进行定点检测,随机性大,可靠性不高,面积大的水域需要检测不同水域的水质情况,需要的设备更多,工作量更大,装置的投放和回收往往需要借助其他设备,工作效率低下;已有的自动型水质监测装置也含有成本高、设备过于笨重、可工作时间短、方向转变困难、取样装置过于复杂等缺点。因此,研发一种成本低、智能化程度高、工作效率高、适用范围广、可以进行长时间和远距离监测的水质设备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风光互补型水质自动监测装置,可有效解决已有的自动型水质检测装置成本高、设备笨重、工作效率低、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包括平台本体,平台本体的四角处分别装有竖直向上的第一支柱、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和第四支柱,平台本体的内部有空腔,空腔内装有蓄电池组和调控芯片,平台本体上表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导线与蓄电池组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上表面的中央位置装有风力发电装置,风力发电装置经导线与蓄电池组输入端相连,平台本体底部向下装有防水电机,防水电机与均布在平台本体四个侧面下部的台螺旋桨推进器、蓄电池组相连,平台本体四个侧面上装有至少一个水质传感器,平台本体四脚下面的支撑腿上均装有水质取样检测装置,第一支柱的顶部装有天线,第二支柱的顶部装有GPS导航定位仪,第三支柱的顶部底座上装有向上的支杆,支杆顶部装有摄像头,第四支柱的顶部装有风力传感器,平台本体的底部前端经连接杆装有声纳,所述水质传感器接调控芯片的PAO、PA1脚,风力传感器接调控芯片的PA2、PA3脚,水质取样检测装置接调控芯片的PA4、PA5脚,天线接调控芯片的PA6、PA7脚,风力发电装置接调控芯片的PC11、PC12脚,防水电机接调控芯片25的PC6-PC9脚,声纳接调控芯片的PC4、PC5脚,蓄电池组接调控芯片的Vref+、Vref-脚,GPS导航定位仪接调控芯片的PA9、PA10脚,摄像头接调控芯片的PC14、PC15脚,构成自动监测结构。
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节能环保,可以有效利用光能、风能,无需在水质正常水域泊位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的水质取样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电路连接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淮学院,未经黄淮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55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