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泥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5127.6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4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万延见;饶宾期;王晓林;屠春晓;冯文钦;杨丽娟;赵婉;杨璐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3 | 分类号: | C02F11/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郭俊霞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送带 切片 污泥 污泥干燥机 透镜组件 凸透镜 预处理 打孔装置 倒伏状态 干燥脱水 污泥处理 直立状态 邻接 大平面 太阳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机,用于对经过预处理的污泥块进行干燥,属于污泥处理领域。污泥干燥机包括第一传送带、切片结构、第二传送带和透镜组件。第二传送带的端部与第一传送带的尾部邻接,并且第二传送带的高度低于第一传送带的高度。打孔装置设置在第二传送带的上方,透镜组件设置于第二传送带的尾部上方。由于第二传送带低于第一传送带,当污泥切片从第一传送带上落到第二传送带上时,污泥切片由直立状态变为倒伏状态,即片状的污泥切片的大平面与第二传送带接触。污泥切片被输送到透镜组件下,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后,能量被聚集到污泥切片上对其进行干燥脱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污泥干燥机。
背景技术
污泥的处理主要包括污泥压块及污泥干燥,污泥干燥即污泥的脱水。污泥的脱水是一个固-液分离过程,其基础理论是在过滤、渗透、沉积等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目前国内外主要的脱水工艺分为两种,包括机械脱水和干化脱水两种。机械脱水是最有效能耗最少的脱水方式,采用机械方法可使污泥含水率达到60%~80%,如需进一步超深度脱水,使污泥的含水率至20%~30%,则需要采用热干化法来实现。
热干化是利用热能使污泥中的水分蒸发,将含水率60%~80%的污泥烘干到含水率10%以下,即将脱水污泥中的毛细水、吸附水和内部水大部分或全部去除的方法。干化后的污泥呈颗粒或粉末状,体积仅为原来的1/5~l/4,而且由于含水率在10以下,微生物活性完全受到抑制而避免了污泥的发霉发臭,有利于储藏和运输。热干化过程的高温灭菌作用很彻底,产品可完全达到卫生指标并使污泥性能全面改善,产品可作替代能源也可供土地利用。
现有技术中对污泥的干燥通常是采用日晒风干的形式,其脱水效率比较低,难以实现规模化。提供一种脱水效率比较高的污泥干燥机,这对于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实现规模化,具有比较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污泥干燥机,其能够提高污泥的处理效率、实现规模化。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污泥干燥机,用于给污泥块进行干燥,包括:
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传送带包括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间歇驱动结构;
切片机构,所述切片机构包括刀片和切片驱动装置,所述刀片位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上方;所述切片驱动装置与所述刀片连接,所述切片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刀片做往复运动;所述切片机构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尾部;
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端部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尾部邻接;
透镜组件,所述透镜组件包括凸透镜,所述凸透镜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
作为优选,所述污泥干燥机还包括打孔装置;所述打孔装置相对于所述透镜组件靠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端部;
所述打孔装置包括打孔板、挡板及打孔驱动装置;
所述打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的上方,与所述第二传送带平行设置,所述打孔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圆锥状的凸部;
所述打孔驱动装置与所述打孔板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打孔板做往复运动;
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打孔板远离所述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并且垂直于所述第二传送带;
所述挡板与所述打孔板滑动连接,并且所述挡板与所述打孔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弹力使得所述挡板朝靠近所述第二传送带的方向运动;
所述挡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通过滚轴与所述挡板可转动连接,所述滚轴平行于所述第二传送带。
作为优选,
所述打孔驱动装置包括原动机、不完全齿轮及齿条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大学,未经中国计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5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