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地质工作的经纬罗盘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4905.X | 申请日: | 2017-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19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田桂娥;田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17/00 | 分类号: | G01C17/00;G01C15/0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063210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质 工作 经纬 罗盘仪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质工作的经纬罗盘仪,包括支架,支架的顶部设有望远镜,支架的中部设有罗盘盒,罗盘盒内设有水平刻度以及水平准直器,水平准直器采用H型连杆,H型连杆朝向水平刻度的一侧设有微型相机,微型相机的镜头正对水平刻度,H型连杆的中部悬吊小球;支架的下半段的顶部设有集成箱,集成箱内设有摄像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本发明将水平角的测量通过相机的照相功能拍摄下来,并传输至集成箱内的摄像分析模块分析转换呈显示数据,大大的提高了测量精度与操作效率。同时,采用H型连杆能够确定真倾斜线,减少了地质工作者凭经验确定所产生的误差,可以解决人们眼睛观察困难的区域的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定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地质工作的经纬罗盘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地质罗盘仪均是机械式指针设计,常用于测量各种地质构造的方位角(走向、倾向)、倾角。这种罗盘有如下缺点:(1)测量精度误差大:比如在测量方位时需要首先保持相对水平,这就需要观察用于测量水平的水银泡居中平衡状态,由于手持罗盘产生的颤动此时会存在观察误差。在相对水平后读取数据时或读取指针漂移中心值或手动控制指针停止摆动,这时也会产生至少1-3 度的误差,与前述误差累积会产生更大的误差。而在机械部件老化及使用环境恶劣时,传统罗盘的误差会更大。测量倾角时需要首先获取水平方向,也同样会产生较大误差;(2)操作效率低:传统罗盘由于在测量时受到前述保持水银泡的平衡、观测指针平衡都比较费时,并且往往需要重复多次才能获取比较准确的数据;测量倾角时也需要重复上述过程,故此需要花费相对较多的时间,这在矿井井下较恶劣甚至不安全的条件下,使用这种罗盘仪就有十分明显的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地质工作的经纬罗盘仪,这种经纬罗盘仪能够提高操作效率以及数据精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地质工作的经纬罗盘仪,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设有望远镜,支架的中部设有罗盘盒,所述支架为伸缩支架,分为上半段以及下半段,下半段为筒状,上半段的支架插接在下半段的筒体内,所述望远镜安装在上半段支架的顶部,上半段支架在望远镜的下方设有垂直游标;所述罗盘盒安装在下半段支架的中部,罗盘盒内设有水平刻度以及水平准直器,所述水平准直器与水平刻度配合显示出罗盘的水平角读数,所述水平准直器采用H型连杆,所述H型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罗盘盒内,另一端指向水平刻度,所述H型连杆朝向水平刻度的一侧设有微型相机,微型相机的镜头正对水平刻度,H型连杆的中部悬吊小球,小球采用小铅球;H型连杆与罗盘盒设有水平刻度的侧壁平行,所述水平刻度的最中间的刻度为0,0刻度的两侧对称画上刻度线,所述H型连杆的两个竖杆的侧壁设有用于小球以及悬吊小球的细线穿过的长条形穿孔,H型连杆的两个竖杆内部设有用于走线的通孔,所述H型连杆指向水平刻度的端部设有沿竖杆轴线分布的小孔,所述微型相机架设在一个凹形支架上,所述凹形支架的两侧设有沿H型连杆的竖杆的径向分布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与小孔连接固定;所述支架的下半段的顶部设有集成箱,所述集成箱内设有摄像分析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电路、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模块,所述摄像分析模块通过数据线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经过处理后将数据通过显示模块显示出来,所述显示模块通过数据线与设在支架下半段上的显示器显示,所述微型相机的末端通过数据线与集成箱内的摄像分析模块连接。
优选的,望远镜的上方固定安装有激光测距仪,所述激光测距仪上设有水平调节螺钉以及垂直调节螺钉,所述水平调节螺钉设于激光测距仪的下方,垂直调节落定设于激光测距仪的上方。
优选的,水平调节螺钉以及垂直调节螺钉分别通过电气机械手驱动,所述电气机械手通过导线与设在集成箱内的激光模块连接,激光模块与控制模块连接。
优选的,罗盘盒内安装磁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端口设有A/D转换器,A/D转换器接收磁传感器以及加速度传感器发送的数据到存储模块内存储,并通过存储模块发送至控制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49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压流体卸荷阀
- 下一篇:一种新型数控旋芯式直动比例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