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打印机温控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4800.4 | 申请日: | 2017-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0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华林;王宇;杜伟;朱华;李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多维时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393 | 分类号: | B29C64/393;B33Y5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西南航***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控电脑 热成像摄像机 状态监视器 单片机 温控系统 数据传输线 参数传输 传输信号 电缆连接 调整参数 定期监测 简单智能 健康状态 命令传输 作业过程 出料 送料 监控 生产 | ||
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温控系统,主要由热成像摄像机、单片机、主控电脑、状态监视器、3D打印机组成。热成像摄像机与单片机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单片机、状态监视器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3D打印机的主控电脑连接,进行接收和传输信号,最终通过热成像摄像机实现对3D打印机定期监测机器健康状态,状态监视器测得3D打印机的速度、温度、送料、出料等参数传输到主控电脑,主控电脑根据得到的数据将调整参数命令传输到3D打印机,以实现对3D打印机整个作业过程的监控与调整,具有生产方便,操作简单智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3D打印机温控系统,主要应用于3D打印工作过程中对打印机的监测与控制,是3D打印机的一种配套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在的3D打印中,由于对模型每一处精度要求的提高,所以需要对打印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传统的方式是在打印过程中由专职人员进行尺寸、温度等进行监测,打印完成后,再进行整体检测,这种方式不能避免人为经验产生的误差,不同的专职人员有可能对同一批产品出现较大的监测差距,最后导致产品不一致,与模型有出入。本发明提出一种3D打印机温控系统,智能监控打印过程中的原料量、温度等参数,同时还可以监测3D打印机自身的健康状态,具有生产方便,操作简单智能等优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机温控系统,主要由热成像摄像机、单片机、主控电脑、状态监视器、3D打印机组成。热成像摄像机与单片机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单片机、状态监视器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3D打印机的主控电脑连接,进行接收和传输信号,最终通过热成像摄像机实现对3D打印机定期监测机器健康状态,状态监视器测得3D打印机的速度、温度、送料、出料等参数传输到主控电脑,主控电脑根据得到的数据将调整参数命令传输到3D打印机,以实现对3D打印机整个作业过程的监控与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对同一批产品的误差很小,能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2)避免人为工作状态导致的生产事故;
(3)随时监测3D打印机的状态,保证系统健康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3D打印机温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热成像摄像机,2.单片机,3.主控电脑,4. 状态监视器,5. 3D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涉及一种3D打印机温控系统,主要由热成像摄像机1、单片机2、主控电脑3、状态监视器4、3D打印机5组成。热成像摄像机1与单片机2之间通过电缆连接,单片机2、状态监视器4均通过数据传输线与3D打印机5的主控电脑3连接,进行接收和传输信号,最终通过热成像摄像机3实现对3D打印机5定期监测机器健康状态,状态监视器4测得3D打印机的速度、温度、送料、出料等参数传输到主控电脑3,主控电脑3根据得到的数据将调整参数命令传输到3D打印机5,以实现对3D打印机5整个作业过程的监控与调整。
当把模型输入3D打印机5的主控电脑3中,主控电脑3将模型转化为打印命令传输给3D打印机5,3D打印机开始工作,在工作过程中,状态监视器4将3D打印机5工作中的物料用量以及剩余量等数据返回到主控电脑3,同时将3D打印机的速度参数、实时温度等一同反馈到主控电脑上3,主控电脑根据反馈的数据,实时调整3D打印机5的暂停、继续工作等状态,同时控制3D打印5的打印速度、物料进给速度等,使打印过程中的温度以及模型的精确度都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在3D打印机5工作的过程中,热成像摄像机1将全程监控3D打印机5自身的状态,并将监测的数据反馈到主控电脑3,主控电脑3通过监测数据判断3D打印机5的健康状态,以保证整个工作过程都正常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多维时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多维时空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48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