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4167.9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1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叶春艳;杜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 | 分类号: | G09G3/32;G09G3/3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路 显示 设备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一三极管和第二三极管,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级;第四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可调电压输出端连接。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驱动电路中的第一单片机的可调电压输出端可以输出不同的电压,则所述驱动电路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流,而控制第一单片机的可调电压输出端输出不同的电压较方便,不涉及硬件变更,因此使得所述驱动电路能够更灵活的满足不同型号的LCD、LED的工作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电力电子技术领域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和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为了使LCD、LED正常工作,则需要有驱动电路。
在现有技术中,LCD、LED驱动电路如图1所示,该电路为三极管恒流电路,其中,电阻R1一端与输入端Vin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集电极C2和三极管Q1的基极B1连接;电阻R2一端接地,另一端分别与三极管Q2的基极B2和三极管Q1的发射极E1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E2接地。对于三极管Q2,由于基极B2与发射极E2间的电压约为0.7V,即VB2E2约为0.7V,R2上的电流为0.7V/R2。对于三极管Q1,集电极电流IC1约等于发射极电流IE1,即约为R2上的电流0.7V/R2,从而实现输出电流Iout=IC1≈IE1≈0.7V/R2,R2确定,则Iout确定。
根据上述描述可知,现有技术的LCD、LED驱动电路的电流由R2确定,当R2的阻值确定后,该驱动电路的输出电流Iout固定。然而LCD、LED的型号多种多样,不同型号的LCD、LED工作所需的电流可能不同,为了满足不同型号的LCD、LED的工作需求,只能采用不同阻值的R2,但在驱动电路中更换不同阻值的电阻R2不方便,使得现有的LCD、LED驱动电路灵活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驱动电路、显示设备及电子设备,用以解决现有恒流电路中电流大小调节不方便,灵活性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中的第一电阻一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另一端分别与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和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一单片机、第三电阻和第四电阻,其中,
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级;
所述第四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单片机的可调电压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单片机的可调电压输出端包括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脉冲宽度调制输出端和数模转换输出端。
进一步地,如果所述第一单片机的可调电压输出端为所述第一单片机的脉冲宽度调制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五电阻和第一电容;
所述第五电阻一端与第一单片机的脉冲宽度调制输出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容及第四电阻未连接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
所述第二电容与第一电容并联。
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二单片机和第六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41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