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磁吸式扁凹型电缆的挤出成形模具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661.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3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媛媛 |
主分类号: | H01B7/40 | 分类号: | H01B7/40;H01B7/08;H01B13/00;H01B13/14 |
代理公司: | 广东德而赛律师事务所 44322 | 代理人: | 叶秀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吸式扁凹型 电缆 加工 方法 成形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吸式扁凹型电缆的挤出成形模具及其加工方法;磁吸式扁凹型电缆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线;绝缘本体的上表面设有内凹部,侧凸部,上凹槽,及磁性条;绝缘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外凸部,侧凹部,下凹槽,及导磁条;所述的挤出成形模具包括成形模腔,成形模腔的上壁设有用于与磁性条滚动接触的上滚轮,上滚轮至少为二个;成形模腔的下壁设有用于与导磁条滚动接触的下滚轮,下滚轮至少为二个;成形模腔的上壁设有用于形成凸起的上成型槽;成形模腔的下壁设有用于形成凹槽的下成型凸块。本发明成形模具采用滚轮结构,可以减少磁性条、导磁条与模腔内壁表面的摩擦式接触,从而保证电缆表面的光洁度,且有利于散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结构的成形设备,具体是指一种磁吸式扁凹型电缆的挤出成形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中国电力工业、数据通信业、城市轨道交通业、汽车业以及船舶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对电线电缆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未来电线电缆业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然而,电缆的工作环境是多变的,电缆一旦遭到破坏,立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现有的电缆中,圆形电缆比较常用,也有一些截面为扁平形的扁平电缆,尤其是一些低压电器采用的数据电缆或充电电缆,比如手机用的充电器的电缆(又可以称为线缆或数据线或电源线)。圆形电缆在收纳时容易扭结在一起,使用起来杂乱无章,给使用者带来不好的使用体验。扁平电缆虽然会一定的方向摆设,将其收纳时不会扭结,但还是比较费劲,需要绑住或扎起来。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便于收纳的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磁吸式扁凹型电缆的挤出成形模具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磁吸式扁凹型电缆的挤出成形模具,所述的磁吸式扁凹型电缆,包括绝缘本体,设于绝缘本体内的导线;所述绝缘本体的上表面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内凹部,及位于内凹部两侧的侧凸部,所述侧凸部表面设有上凹槽,上凹槽设有磁性条;绝缘本体的下表面设有沿电缆长度方向延伸的外凸部,及位于外凸部两侧的侧凹部,所述侧凹部表面设有下凹槽,下凹槽设有导磁条;所述上表面与下表面的形状相吻合;所述的挤出成形模具包括成形模腔,所述成形模腔的上壁设有用于与磁性条滚动接触的上滚轮,所述的上滚轮至少为二个;所述成形模腔的下壁设有用于与导磁条滚动接触的下滚轮,所述的下滚轮至少为二个;所述成形模腔的上壁设有用于形成凸起的上成型槽;所述成形模腔的下壁设有用于形成凹槽的下成型凸块。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导线材质为铜,导线数量为2-5根,所述的绝缘层材料为泡沫交联聚乙烯。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导线为圆形,其直径为0.1-1mm,所述绝缘体的厚度为0.3-3mm,宽度为3-15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导线为片状体,其厚度为0.01-0.1mm,其宽度为0.3-3mm;所述绝缘体的厚度为0.3-3mm,宽度为3-15mm。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导线为4根,包括设于内凹部与外凸部之间的二根数据线,分别位于二个外侧的二根电源线,所述数据线的直径小于电源线的直径。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内凹部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沿绝缘本体长度方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外凸部的表面设有与凸起相吻合的凹槽;所述绝缘本体环向缠绕时,相邻处的内凹部与外凸部相嵌合在一起,且凸起嵌入于凹槽内。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上凹槽与下凹槽形状相吻合;磁性条、导磁条的截面形状均为扇形;所述绝缘本体环向缠绕时,相邻处的侧凸部与侧凹部在磁性条、导磁条的作用下相互吸合。
磁吸式扁凹型电缆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媛媛,未经刘媛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6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