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通信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340.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95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蒋创新;鲁照华;陈艺戬;王瑜新;梅猛;姚珂;张淑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16 | 分类号: | H04L1/16;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号 传输 方法 装置 通信 节点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发送第一信令至第二通信节点,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相位追踪参考信号的参数以及第一间距的参数;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传输确认反馈与所述传输确认反馈对应的物理传输资源的间距、或者传输否认反馈与所述传输否认反馈对应的物理传输资源的间距。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通信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新空口(NR,New Radio)的物理层技术正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3GPP,3rd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RAN1火热讨论中。灵活高效一直是NR物理层设计所追求的目标。物理层参考信号追求最大的灵活性也成为了趋势,这是由于不同的应用场景解调参考信号的需求可能不同。
对于时延要求比较高的用户,用户需要在相同的时隙反馈给基站对应的下行数据传输正确与否的信号。也就是说,基站分配给用户的下行物理传输资源和对应是否正确被用户接收的传输确认反馈ACK/传输否认反馈NACK在相同的子帧。如图1所示,对于某些用户或者某些业务,下行数据传输和对应的 ACK/NACK反馈在相同的时隙,可以称之为自包含的时隙格式(self-contained slot),这样可以大大降低ACK/NACK反馈的时延,从而有利于时效性要求高的业务传输。
如图1中所示,该时隙包含有14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符号,基站通过前两个符号的下行控制信道调度给用户下行数据,用户在检测完下行数据后,在该时隙的最后2个符号上反馈ACK/NACK。如果用户正确检测了下行数据信道,那么用户反馈给基站ACK,否则反馈给基站NACK。对于时延要求低的用户或者业务,ACK/NACK反馈就不需要太快,此时ACK/NACK反馈可以比下行数据信道晚几个时隙。一般的,为了支持这种自包含时隙结构,对于解调相关的信号设计要尽可能的有利于快速解调,从而实现ACK/NACK快速反馈。比如解调参考信号DMRS最好放在下行数据信道的前1个或者2个OFDM符号上。
由于在NR中高频段也是主要的频段范围,比如6GHz以上的中心载频,而在中心载频很高时,相位噪声成为了一大难题,因此,基于自包含的时隙格式,如何设计参考信号去有效的估计相位噪声以及如何减少信令通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装置、通信节点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通过参考信号有效的估计相位噪声,并减少了信令的通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发送第一信令至第二通信节点,所述第一信令用于指示相位追踪参考信号的参数以及第一间距的参数;
其中,所述第一间距为传输确认反馈与所述传输确认反馈对应的物理传输资源的间距、或者传输否认反馈与所述传输否认反馈对应的物理传输资源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相位追踪参考信号的参数包括:指示非零功率相位追踪参考信号是否存在的参数。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一门限,则所述非零功率相位追踪参考信号不存在。
进一步地,所述相位追踪参考信号的参数包括:非零功率相位追踪参考信号的时域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间距小于第二门限时,则所述非零功率相位追踪参考信号的时域长度为L1个符号;
所述第一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门限,则所述非零功率相位追踪参考信号的时域长度为L2个符号;
其中,L1和L2均为正整数,且L1小于L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3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