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安措监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3216.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72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洋;张巧霞;李洪凯;李江林;钱海;肖亮;朱钰;于同伟;张道杰;铁勇魁;张庭;王广民;李永照;陈哲;王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智能 变电站 二次 监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安措监视系统,采用如下方法对安措过程进行监控:(1)解析安措票,得到安措过程中需要操作的所有压板;(2)在安措执行过程中,读取所有压板的当前状态,判断所有压板的当前状态与相应安措步骤中的目标状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判断为安措流程出现错误。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在安措过程中实时监控所有压板的当前状态,通过对比压板的当前状态和安措票中压板的目标状态能够判断出安措流程是否出现错误,保证了安措过程的可靠性,进而保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功能的可靠性,防止出现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安措监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大范围推广,智能变电站前期设计、设备及应用的问题也逐渐包括。二次系统增加了合并单元、智能终端及大量交换机,二次系统构成更加复杂;用光缆替代电缆连接,整个二次系统基于SCD文件,二次回路(虚端子、虚回路)变成了“黑匣子”;现阶段二次系统产品没有有效解决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可维护性问题,管理及其复杂,安全风险大。
智能站除智能终端跳合闸出口压板及检修压板外均为GOOSE发送\接收软压板,存在着压板数量多、不直观、无“明显电气断点”等特点,在操作过程中容易造成漏投退、误投退等。压板的漏投、误投会影响保护功能的实现,甚至引起保护拒动或误动,导致电力系统发生重大事故。
目前在变电站还没有实现安措过程的监视,运检人员为了保证安措执行的正确性,安措执行过程是:先打印二次安措工作票,然后一人操作,一人监护,每完成一个安措步骤,手动在操作票中相应的操作步骤上打钩。安措执行的正确性完全依靠人工来保证,缺乏安措过程监视手段,安措执行过程出现错误时不能及时发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安措监视系统,用于解决不能监视二次安措过程的问题。
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安措监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解析安措票,得到安措过程中需要操作的所有压板;
(2)在安措执行过程中,读取所有压板的当前状态,判断所有压板的当前状态与相应安措步骤中的目标状态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则判断为安措流程出现错误。
进一步的,在安措执行之前检测所有压板的当前状态,判断各压板的当前状态与其目标状态是否一致,如果某个或者某些压板的当前状态与其目标状态一致,则判断为不满足执行安措的条件。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安措执行开始之前开取安措票的步骤:
定义安措票的操作类型;
定义压板的类型;
根据安措票的操作类型和压板的类型定义安措票的模型;
解析SCD文件,生成二次回路图形;
读取用户在二次回路图形中选择的装置,将其加载到上述安措票模型中生成安措票。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安措执行开始之前验证安措票正确性的步骤:
建立二次设备安全隔离规则库;
分析SCD文件,建立设备之间二次虚回路连接关系及虚回路与软压板之间的连接关系;
根据二次设备安全隔离规则及虚回路连接验证操作票的正确性。
进一步的,还包括在安措执行开始之前匹配用户所选间隔或者装置支持的操作的步骤:
为安措票命名,命名内容包括安措票的操作对象和操作类型;
查找出以用户所选间隔或装置作为操作对象的安措票,该安措票的操作类型即为用户所选间隔或装置的操作类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昌许继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3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