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评论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2945.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44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田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展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52 | 代理人: | 张阳 |
地址: | 510627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户评论 评论显示 可读存储介质 电子设备 动态显示 静态显示 叠加 规则排列 用户体验 显示页 评论 浏览 展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论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显示页面的评论区内静态显示按照第一规则排列的第一多个用户评论;以及在静态显示的用户评论上叠加动态显示的第二多个用户评论,其中第二多个用户评论是按照第二规则选出的。由此,通过用户评论的静态和动态显示叠加,使评论显示的展示多样化,从而增强浏览和参与评论的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评论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常通过对某内容(例如商品、热点话题、论坛等)进行评论或在评论区中回复评论等行为,以与其他用户进行互动,获取更多的信息。
然而,现有的用户评论的显示方式单一,其他用户难以同时获取按照不同方式示出的多个用户评论,例如,热门评论(如按照用户评论被评论的数量、好评数或点赞量等排序展示)和全部评论(如按照用户评论的发布时间排序展示)不能同时展示。并且,现有的评论显示方案也难以很好地激励用户积极发表评论,也难以保证所发布的评论的质量。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的评论显示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评论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可以通过叠加动态显示的用户评论,使评论显示多样化,从而带动评论活跃和互动氛围。其他用户可以对动态显示的用户评论进行奖励,由此激发用户积极发表优质评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评论显示方法,包括:在显示页面的评论区内静态显示按照第一规则选出的第一多个用户评论;以及在静态显示的用户评论上叠加动态显示的第二多个用户评论,其中第二多个用户评论是按照第二规则选出的。
由此,通过在评论区上叠加动态显示的用户评论,使得其他用户能够同时在评论区查看到按照不同规则显示的用户评论,丰富用户评论的显示方式,从而带动评论活跃和互动氛围。
优选地,动态显示可以包括:从评论区的一侧进入,水平飘抵另一侧离开。即,优选以弹幕形式进行动态显示,也可以使用其他动态显示方式。
优选地,第一规则和第二规则可以依据如下至少一项制定:用户评论的好评数、用户评论的差评数、用户评论的发布时间以及发布用户评论的用户等级,并且同一时刻的第一规则和第二规则至少不完全相同,按照其选出的第一多个用户评论和第二多个用户评论至少不完全相同。
由此,能够合理筛选出最优最新的评论,并且保证动态和静态显示的评论至少不完全相同。
优选地,在静态显示的用户评论上叠加动态显示的第二多个用户评论可以包括:以轮播形式动态显示多组不同的第二多个用户评论,其中每一组第二多个用户评论是根据用户评论的好评数、用户评论的差评数、用户评论的发布时间以及发布用户评论的用户等级中的至少一项选出的。
通过按照不同规则对用户评论进行轮播,能够丰富动态显示的评论内容,提升显示评论的丰富程度和趣味性,并在不同的维度上对实现对各类用户的合理激励。
优选地,第二多个用户评论中的任何用户评论能够在动态显示时被其他用户选择并给予奖励。
由此,通过引入打赏功能,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并且激励用户积极发表优质评论。
评论区可以是例如附在正文内容之后的现有评论区。然而优选地,评论区可以是与所评论内容分开显示的公屏评论区。由此,通过引入一块新的“公屏”,以“上公屏”作为一种用户评论的曝光位置,从而鼓励用户积极发表优质评论。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评论显示装置,包括:静态显示单元,用于在显示页面的评论区内静态显示按照第一规则排列的第一多个用户评论;以及动态显示单元,用于在静态显示的用户评论上叠加动态显示的第二多个用户评论,其中第二多个用户评论是按照第二规则选出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动景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94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