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IFRA频响曲线去噪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844.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159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唐文虎;黄晶晶;周文婷;周九江;辛妍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阈值 ifra 曲线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IFRA频响曲线去噪方法,包括步骤:1)将IFRA频响曲线分为若干频段;2)找到IFRA频响曲线上各个频段的最适分解层数;3)对含噪的IFRA频响曲线整体进行多次小波阈值去噪,去噪的次数与步骤1)分的频段数相同,并依次采用步骤2)找到的各个频段的最适分解层数作为去噪过程中的小波分解层数进行小波阈值去噪,获取每次小波阈值去噪后能够得到有效去噪的频段曲线;4)将步骤3)得到的多条有效去噪的频段曲线依次拼接,即可得到所需的一整条完整的最终去噪后的IFRA频响曲线。本发明在保留谐振点位置和幅值信息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IFRA频响曲线的频率分辨率,提升了IFRA绕组变形检测的精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诊断与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IFRA频响曲线去噪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的核心设备之一,其状态影响着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关统计数据表明,绕组变形是大量变压器事故的重要起因之一。目前,绕组变形检测仅局限于离线状态,然而电网容量的扩增和智能电网的建设对绕组变形检测提出了在线运行的要求。IFRA法具有对系统影响小,测试时间短,频带易拓展的特点,得到了众多研究人员的支持。然而目前IFRA法还存在频率分辨率低等缺点。
频率响应分析法(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FRA)主要通过分析故障前后频率响应曲线谐振点的位置和幅值的变化对故障进行诊断。IFRA是一种频率响应分析法,如果IFRA频响曲线的频率分辨率低,即谱线间隔较大,有可能导致谐振点的遗漏,从而影响绕组变形故障诊断的准确性。
然而IFRA频响曲线频率分辨率的提升必然导致其信噪比的降低。这是由于为了得到IFRA频率响应曲线,首先要对离散的时域采样信号进行快速傅立叶变换以得到其频谱,受离散采样的限制,该频谱的谱线间为采样频率与采样总点数之商,在为了保障时域采样精度采样频率不可减小的前提下,若要减小谱线间隔,提升频率分辨率,只能增加采样总点数。然而,采样总点数的增加,必然导致信息冗余,这将降低IFRA频率响应曲线的信噪比,使得其谐振点位置和幅值特征不清晰。
因此,在得到高频率分辨率IFRA频响曲线后可根据其特性对其进行去噪处理,使得其频率分辨率的提升具有实际意义。IFRA频响曲线通常具有低频段(1kHz~1MHz)谐振点密集,信噪比高,高频段(≥1MHz)谐振点稀疏,信噪比低的特点。谐振点位置和幅值的变化是进行绕组变形诊断的重要依据,去噪时应尽可能避免对其造成影响。因此不能笼统地对整条IFRA频响曲线进行去噪处理,本方法提出按照谐振点的分布将其分为多个频段,对IFRA频响曲线的不同频段采用不同强度的去噪方法进行去噪。本方法提出采用调整小波阈值去噪过程中小波分解的层数对去噪强度进行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IFRA频响曲线去噪方法,该方法在保留谐振点位置和幅值信息的前提下有效提升了IFRA频响曲线的频率分辨率,提升了IFRA绕组变形检测的精确度,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小波阈值去噪的IFRA频响曲线去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IFRA频响曲线上谐振点分布密度将其分为若干频段;
2)找到IFRA频响曲线上各个频段的最适分解层数,所述最适分解层数定义为:在对一条IFRA频响曲线进行小波阈值去噪过程中,若采用某层数作为小波分解的层数,去噪后IFRA频响曲线在某频段的噪声得到有效滤除,曲线毛刺得以消除且95%以上的谐振点不被滤除,则称该层数为该频段的最适分解层数;其中,一条IFRA频响曲线上某频段的最适分解层数可能有多个,取其一即可,通过多次尝试找到各个频段的最适分解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8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