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2768.6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9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秦翠英;于丹阳;孙峰;贺金鑫;王士凯;金福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11/61 | 分类号: | C07C211/61;C07C209/74;C07C209/60;C07F7/08;C07C255/58;C07C253/30;C07D213/38;C07D307/91;C07C217/92;C07C213/08;C07D215/12;C07D209/86;C07D219/14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0 | 代理人: | 南小平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有机 电致发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涉及发光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器件寿命好、具有适当的色坐标的新型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高的电子传达效率,从而能够在制造器件时防止结晶,并能够很容易地形成层,由此改善了器件的电流特性。本发明提供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光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器件(electroluminescence device:EL device)作为自发光型显示器件,它具有可视角度宽、对比度好,以及应答速度快的优点。1987年,柯达(Eastman Kodak)公司首次开发了利用低分子芳香二胺和铝络合物作为发光层材料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决定发光效率、寿命和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发光材料。
目前已经产业化的蓝色发光材料有DPVBi、二萘蒽(dinaphthylanthracen)、4-t-丁基二萘嵌苯(tetra(t-butyl)perlyene)等。上述材料的发光效率达到6Lm/W、器件寿命达到30,000h,但因会发生驱动时间引起的色纯度低的问题,导致应用在面板的时候寿命只能达到几千小时。而蓝色发光材料的发射波长向长波方向移动,会使效率方面提高很多,但色坐标满足不了要求,所以不适合于高品位的面板中。此外还有效率和热稳定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而急需研制一种色纯度、效率、热稳定性方面均能满足要求的新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光效率高、器件寿命好、具有适当的色坐标的新型结构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其化学结构式如下:
式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苯基、碳原子数为6-18的取代苯基、碳原子数为12-17的芳族杂环基或碳原子数为10-25的稠环芳烃,所述的Ar1和Ar2还可通过碳碳键成环;R为氢、碳原子数为1-8的烷基、环丙基、环戊基、苯基、二甲基苯基、甲基苯基、奈基、菲基、乙基苯基、二苯并呋喃基、咔唑基、三甲基硅基、二苯并噻吩基、三联苯基或取代胺基,n为0或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Ar1和Ar2各自独立地选自碳原子数为9-12的取代苯基、碳原子数为15的芳族杂环基或碳原子数为14-18的稠环芳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R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异丁基、叔戊基或2-乙基己基。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为下列结构中的任意一种: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1,2,3,6,7,8-六氢芘、N-溴代丁二酰亚胺和二氯甲烷,常温搅拌,反应结束以后减压过滤得到固体,得到的固体用甲醇洗涤得到化合物Ⅰ;
(2)在氮气条件下,取化合物Ⅰ、化合物Ⅱ及叔丁醇钠,用甲醇溶解,滴加三(二亚苄基丙酮)双钯和叔丁基膦,搅拌反应,反应结束以后向反应物里加甲醇得到固体化合物,固体化合物过滤重新溶解在氯苯里,加活性炭和硫酸镁,继续搅拌,过滤溶剂以后利用氯苯和甲醇重结晶得到化合物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7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