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晶二氧化钛改性的PVA防霉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312078.0 | 申请日: | 2017-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1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田璐;陈华;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D129/04;C09D5/14;C08L23/06 |
| 代理公司: | 上海诺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8 | 代理人: | 刘红祥 |
| 地址: | 415001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晶二 氧化 改性 pva 防霉 保鲜膜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霉保鲜膜制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混晶二氧化钛改性的PVA防霉保鲜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保鲜薄膜是目前新鲜水果蔬菜上应用最广的包装材料,它透明,可以一目了然所包装产品的状况;它可以保湿,减少产品的水分损失,新鲜度;它密封性好,可以保护产品不受污染。现有的薄膜虽然能起到包装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保鲜效果,但已明显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的保鲜需要。且在存储过程中,常处于温度、湿度剧烈变化的状态,袋内常发生结雾、积水现象,促使病原菌生产繁殖,导致果蔬大量腐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晶二氧化钛改性的PVA防霉保鲜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一种混晶二氧化钛改性的PVA防霉保鲜膜的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1、称取锐钛-金红石型混晶氧化钛粉末,加入含有质量百分比为1-5%的硅烷偶联剂的丙酮溶液中,其中所述氧化钛粉末的固含量为45-50%,使用搅拌器搅拌均匀,之后使用超声波清洗仪超声处理2h;
A2、将上述混合液置于60-80℃的真空干燥箱中烘干24-48h,取出后进行研磨,得到粒径为200-300目的粉体颗粒;
A3、配制固体质量分数为10%的PVA溶胶,搅拌均匀,使用95-100℃的水浴进行加热,直到固体完全溶胶,加入A2中的粉体颗粒,之后进行搅拌,每搅拌1h,使用超声处理1h,重复2-3次,直到粉体颗粒分散均匀;
A4、将A3中得到的PVA溶胶涂布于经底涂的PE薄膜上,所述PE薄膜厚为8-10µm,置于50-60℃的真空干燥箱中干燥4h,然后置于50-60℃电热恒温干燥箱中熟化48h,得到所述混晶二氧化钛改性的PVA防霉保鲜膜。
氧化钛的电子结构特点为满的价带和空的导带,其带隙能为3.2ev,需要波长小于387.5nm的紫外光照射,电子才能从价带激发到导带,同时在价带产生相应的空穴,形成高活性的电子-空穴对。而混晶氧化钛由于其异质结结构的存在,其带隙能小于3ev,可以通过波长更长的可见光或太阳光直接进行激发,形成高活性的电子空穴对。此时在表面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空穴与表面吸附的H2O或OH-反应形成具有很强氧化性的活性羟基;电子则与表面吸附的氧分子反应,生成超氧离子。超氧离子可与水进一步反应,生成过羟基和双氧水,这些物质能与生物大分子如脂类、蛋白质、酶类以及核酸大分子反应,直接损害或通过一系列氧化链式反应,而对生物细胞结构引起广泛的损伤性怕坏,以达到防霉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和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锐钛-金红石型混晶氧化钛中锐钛型氧化钛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0-8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锐钛-金红石型混晶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如下:
B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0.6,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880-900°C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6Ti2O7;
B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放置1-2天,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2.0-3.0;
B3、待体系稳定达到平衡后抽滤出中间产物,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至恒重得到产物钛酸,然后在马弗炉中以10°C•min-1的速度烧结至800-1200°C,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所述的锐钛-金红石型混晶氧化钛。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锐钛-金红石型混晶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如下:
C1、将TiO2•nH2O和KOH二者摩尔比为0.43,加入适量的水,进行研磨,然后在马弗炉中升温至880°C后保温2h,慢冷至室温,得到中间相K6Ti2O7;
C2、然后将分散好的中间产物K6Ti2O7投入到少量水中,放置1-2天,然后将所得的水合产物投入适量水中进行搅拌,不断滴加0.5mol /L的盐酸,用酸度计控制溶液的pH值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德金德镭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20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