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辐照交联基材的新型多层粘结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1718.6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2336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范珩;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C09J7/35;C09J175/04;C08L77/02;C08K5/134;C08K5/526;C08K5/12;C08J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2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多层粘结 制备 反应型聚氨酯 辐照交联 基材层 基材 耐热性 汽车顶棚材料 水汽透过性 粘结性薄膜 多层结构 聚氨酯泡 无纺布 尼龙 玻纤 交联 粘剂 皮革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辐照交联基材的新型多层粘结性薄膜,所述的薄膜依次包括有第一反应型聚氨酯层、基材层、第二反应型聚氨酯层,所述的基材层为交联尼龙6层。本发明还涉及该新型多层粘结性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了本发明的多层结构粘结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对汽车顶棚材料聚氨酯泡绵、玻纤、织物、皮革及无纺布等均具有优异的粘剂性能,同时具有更好的耐热性和抗水汽透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结性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复合用粘结性薄膜,具体是指一种基于辐照交联基材的新型多层粘结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顶棚复合中所用工艺分别为湿法工艺和干法工艺,所用的粘结性材料根据工艺不同也不相同,其中湿法工艺主要选用水性聚氨酯材料或聚氨酯胶粉材料,改法主要优势为热固形成三维网络,具有较好地耐高温性能,但是价格较高,施工麻烦;干法工艺主要使用粘结性薄膜,具有施工简单的优势,该薄膜为热塑性材料,耐温性不如湿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采用三层结构来获得湿法加工和干法加工的优势具有较高的价格优势和施工优势、能够形成耐热性好的三维网络结构、具有更好的耐温性和抗水汽透过性的基于辐照交联基材的新型多层粘结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于辐照交联基材的新型多层粘结性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如下:
所述的薄膜依次包括有第一反应型聚氨酯层、基材层、第二反应型聚氨酯层,所述的基材层为交联尼龙6层。
较佳地,所述的反应型聚氨酯层为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
较佳地,所述的基材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原料:1~100份的尼龙6、增塑剂10~30份、抗氧剂0.1~10份、润滑剂0~0.5份、交联剂0.1~10份。
较佳地,所述的基材层在挤出流延成膜后经电子辐照设备辐照交联。
较佳地,所述反应性聚氨酯层厚度为0.5~30μm,10~20μm,所述的基材层厚度为0.5~50μm,15~25μm。
较佳地,所述的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丁苄酯、邻苯二甲酸二环己酯、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较佳地,所述的抗氧剂为酚系抗氧化剂、亚磷酸酯系抗氧化剂、受阻胺系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几种。
较佳地,所述的反应型聚氨酯层的固含为100%,20℃时密度为1.0~1.2g/cm3;130℃时熔融粘度为8000~20000m.Pa.s。
较佳地,所述的交联尼龙6为交联均聚尼龙6或交联共聚尼龙6中的一种或两种。
较佳地,所述的辐照交联的剂量为10~300KGy。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辐照交联基材的新型多层粘结性薄膜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分别将1~100份的尼龙6、增塑剂10~30份、抗氧剂0.1~10份、润滑剂0~0.5份、交联剂0.1~10份在高混机中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挤出造粒,将造好的粒料放入到单螺杆挤出机熔融挤出,经流延、冷却、牵引、收卷,制得基材层;
步骤(2):将所述的基材层放入电子辐照设备中进行辐照交联;
步骤(3):将反应型聚氨酯胶块或胶粒加入热熔胶双面涂布机,辐照交联后的基材层通过双面涂布机将反应型聚氨酯胶涂布在基膜两侧,涂布温度为160~220℃,涂布后胶膜即为所述的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优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1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