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措施灵敏度自动辨识的设备过载自适应紧急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11610.7 | 申请日: | 2017-05-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4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 发明(设计)人: | 徐泰山;刘强;郑亮;罗建裕;罗凯明;江叶峰;金涛;查显煜;高凯;张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刘丰 |
| 地址: | 2111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措施 灵敏度 自动 辨识 设备 过载 自适应 紧急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措施灵敏度自动辨识的设备过载自适应紧急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紧急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单个开断或与同站并行设备全开断不造成电网解列的设备过载紧急控制,在首次判出设备过载时,根据措施灵敏度初值,计算设备过载紧急控制措施组合,对电网实施控制,再根据控制效果,推算措施的综合灵敏度,并将其用于更新最近实施的措施所接入厂站的其它措施的灵敏度,计算设备过载紧急控制措施组合,通过“推算灵敏度‑计算控制措施”的迭代,直至消除设备过载。本发明可实现控制精度、实时性和可靠性综合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紧急控制技术领域,更准确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输电设备过载自适应紧急控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发电、负荷的快速变化或者电网设备投/退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电网输电线路、变压器的过载,当过载程度比较严重时,就需要采取紧急控制措施,以消除输电设备的过载。对于单个开断或与同站并行设备(指各端母线相同或母线不同但只通过开关连接在一起的多个输电设备)全开断就会造成电网解列的设备过载,由于不同站的紧急控制措施灵敏度都相同且不随含过载设备在内的输电断面之外其它设备运行状态变化,通过离线设置措施灵敏度,将设备过载程度与灵敏度乘积作为紧急控制措施的控制总量,采用过载联切方案就可以实现设备过载的紧急控制。
但是,对于单个开断或与同站并行设备全开断不会造成电网解列的设备过载,由于不同站的紧急控制措施灵敏度可能不同且随其它设备运行状态变化,若采用离线设置措施灵敏度的设备过载联切方案,则必然存在严重过控风险;若采用基于电网状态在线计算措施灵敏度的设备过载在线控制方案,由于涉及到电网在线模型和电网实时潮流,当电网在线模型范围和电网运行状态的估计精度不足以完全反映措施对设备过载的灵敏度时,这种在线控制方案同样存在严重过控风险,还有可能因在线控制策略生成速度不够导致设备因过载时间过长而开断,引发更为严重的电网安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提出不依赖电网在线模型和电网实时潮流、基于紧急控制实施效果进行措施灵敏度后评估的设备过载自适应紧急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在于:措施的控制量与措施对设备过载的灵敏度的乘积,反映了措施实施后对设备过载的影响程度。在预先不能确定措施对设备过载的灵敏度时,可以通过措施实施后设备过载的影响程度和措施的控制量,推算出措施对设备过载的灵敏度。由于接入同一厂站的不同措施的灵敏度相同,当推算出某个措施对设备过载的灵敏度时,则可以用推算出的灵敏度作为与该措施接入厂站相同的其它措施对设备过载的灵敏度。在设备过载还没有完全消除的情况,就可以根据余下措施的控制量及其灵敏度搜索到更为适应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紧急控制措施。通过“推算灵敏度-计算控制措施”的迭代,直至消除设备过载,可实现控制精度、实时性和可靠性综合保障。
具体地说,本发明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监测的设备记为k,将监测到设备k过载后用于实施的可控措施集记为F,将F的执行次数j置为0,进入步骤2);
2)若当前时刻tj设备k电流监测点的电流大于设定的设备过载紧急控制电流门槛值Icr且持续时间超过设定时限tcr,则将tj时刻流经设备k电流监测点的设备有功和无功分别记为Pj和Qj,设备k电流监测点所连接的母线电压记为Vj,采用公式(1)计算出tj时刻与Icr对应的设备k过载有功门槛值Pcr.j,并将tj时刻可用于设备k过载紧急控制的可控措施集合作为tj时刻设备k过载紧急控制的待选可控措施集C,进入步骤3),否则,结束本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未经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南京南瑞集团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阜新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16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