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及其固定夹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10806.4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51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周琪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流 固定 装置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夹及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头颈部术后伤口引流中,目前引流管存在的固定方式就是胶布外固定,每一条引流管需要胶布双重固定,而有多条引流管时固定时胶布就会遍布患者颈部或胸前区,这样的固定方式一是大大降低患者的舒适感,二是过多胶布容易导致皮肤发红过敏,三是医生做伤口换药时要重新撕脱胶布,更换引流瓶后再重新胶布固定,进一步增加医护工作量和造成患者表面皮肤的损伤。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引流管固定夹,解决了多条引流管需要多个固定夹固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解决了多条引流管固定导致皮肤损伤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引流管固定夹,所述引流管固定夹包括依次连接的夹持端一、夹持端二、弯折部一、夹持端三、弯折部二以及夹持端四,所述夹持端二、所述弯折部一以及所述夹持端三形成一引流管固定口一;所述夹持端二、所述弯折部二、所述夹持端四、所述夹持端三以及所述夹持端二形成引流管固定口二;所述夹持端一与所述夹持端四相互靠近形成间隙。
进一步,所述弯折部一上设有通孔一。
进一步,所述弯折部二上设有通孔二。
进一步,所述夹持端四上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齿牙。
进一步,所述夹持端一、所述夹持端二、所述弯折部一、所述夹持端三、所述弯折部二以及所述夹持端四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夹持端一朝远离所述夹持端四的方向弯折。
一种包含引流管固定夹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绒面层一、卡块一、卡块二以及粘性胶面,所述卡块一及所述卡块二均与所述绒面层一连接,所述卡块一与所述卡块二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粘性胶面的一端与所述绒面层一连接,所述粘性胶面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与绒面层一的另一端连接,卡块一与卡块二位于粘性胶面的两端之间,所述引流管固定夹与所述卡槽卡接。
优选的,所述引流管固定装置还包括两片绒面层二,两片绒面层二与绒面层一连接,卡块一与卡块二位于两片绒面层二之间。
优选的,所述粘性胶面的内侧与一离型纸片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引流管固定夹可以将多条引流管插入引流管固定口中。本发明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能够用于固定多条引流管。通过一个引流管固定夹可以固定多条引流管,使引流管固定更方便更美观;医生更换引流管只需要取下引流管固定夹把引流管取下,重新更换新管后再用引流管固定夹固定,并把引流管固定夹套回医用贴里的固定槽,将胶布覆盖即可。不需要反复更换胶布。医用贴在有血迹或卷边的情况下才需要更换,既减轻了医护的工作量,也减少了患者住院期间材料的使用费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胶面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粘性胶面关闭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一种引流管固定夹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 图1所示的引流管固定装置的医用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与一根引流管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引流管固定装置与两根引流管配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夹持端一;2-夹持端二;3-通孔一;4-弯折部一;5-引流管固定口一;6-夹持端三;7-引流管固定口二;8-弯折部二;9-齿牙;10-通孔二;11-夹持端四;12-绒面层一;13-绒面层二;14-卡块一;15-粘性胶面;16-离型纸片;17-卡块二;18-引流管固定夹;19-引流管一;20-引流管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8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