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铝阳极材料、制作方法及用其制作成的铝电解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0737.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61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艾燕;陈晨;张超;贾明;黎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9/008 | 分类号: | H01G9/008;H01G9/045 |
代理公司: | 安化县梅山专利事务所 43005 | 代理人: | 夏赞希 |
地址: | 413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阳极 材料 制作方法 制作 铝电解电容器 | ||
一种多孔铝阳极材料,阳极材料上包括一次孔和二次孔;所述一次孔的孔径大小﹥0.2mm,孔隙率为10%~90%,二次孔孔径径大小为0.5μm~0.2mm,孔隙均为开孔无封闭孔隙。本发明的多孔铝阳极材料的空隙率高,从而其有效表面积大,故用其制作出来的电容器静电容量高。同时多孔铝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变化,这样电容器的形状可不局限于圆柱形和方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尤其涉及一种多孔铝阳极材料、制作方法及用其制作成的铝电解电容器。
背景技术
现在在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电容器的铝箔可以分为高压阳极箔、低压阳极箔和负极箔;其中阳极箔和阴极箔的表面积对电容器的静电容量有很大的影响,而现在泡沫铝的孔隙率在50%-90%,孔径大于或等于0.2mm,在电容器的生产和使用中,泡沫铝的有效表面积还是达不到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表面积大的多孔铝阳极材料、制作方法及用其制作成的铝电解电容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孔铝阳极材料,阳极材料上包括一次孔和二次孔;所述一次孔的孔径大小﹥0.2mm,孔隙率为10%~90%,二次孔孔径大小为0.5μm~0.2mm,空隙率能够达到90%以上,这个可根据不同静电容量的需求而调整;孔隙均为开孔无封闭孔隙。在本发明中,多孔铝没有形状的限制,可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加工制造,多孔铝材料具有很高的静电容量;相比于铝电解电容器传统的铝箔阳极材料,多孔铝材料具有更高的强度;多孔铝的形状可根据需要进行灵活的变法,不局限于圆柱形和方形。
上述的多孔铝阳极材料的制作方法,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泡沫铝;2)表面处理,采用质量分数为1%-10%的NaOH水溶液,在室温至60℃范围内浸泡10s~10min,然后在HNO3或HCl中进行处理,接下来用水漂洗;采用NaOH水溶液清洗时能够去除铝箔表面的油脂等有机污染物;采用HNO3或HCl处理时能够清除铝箔表面的不均匀氧化层;3)热处理,热处理包括三段;A,高温区:450~550摄氏度,提高铝材集合组织中{100}结构含量;B,中温区:350~450摄氏度,调整晶粒尺寸和第二相析出物的分布;C,低温区:100~350摄氏度改善铝材表面氧化膜结构;进行热处理后,可以提高铝材集合组织中{100}结构含量;调整晶粒尺寸和第二相析出物的分布,改善铝箔表面状态,从而提高铝箔的电蚀性能,增大腐蚀箔的静电容量;4)电化学腐蚀,所述电化学腐蚀包括高压阳极腐蚀和低压阳极腐蚀;所述高压阳极腐蚀采用直流电解腐蚀,而低压阳极采用交流电解腐蚀;A,直流电解腐蚀包括发孔腐蚀和扩孔腐蚀;发孔腐蚀条件为:发孔腐蚀液包括0.5-5mol/LHCl+0.2-2mol/LH2SO4、发孔腐蚀时间30-120s,腐蚀液温度50-90℃,电流密度选择0.1-0.5A/cm2;扩孔腐蚀条件为:扩孔腐蚀液包括0.5-5mol/LHCl、扩孔腐蚀时间为40-150s,扩孔腐蚀液温度50-90℃,扩孔电流密度为0.1-0.5A/cm2;
B,交流腐蚀条件为:腐蚀液包括0.5-5mol/LHCl+0.2-2mol/LH2SO4、腐蚀液温度30-90℃、电流密度0.1-0.6A/cm2、腐蚀时间60-240s。
高压阳极采用直流电解腐蚀方法,该方法由发孔腐蚀(点蚀)和扩孔腐蚀两部分组成。点蚀起发孔作用,能够在铝箔表面形成均匀的点蚀孔。扩孔时点蚀孔沿着<001>(三维坐标系)方向向内部扩展,最终生成具有一定深度的直方细棒状隧道孔洞。这种直流腐蚀所形成的隧道腐蚀具有孔径较大,蚀孔深的特点,不会被高化成电压下生成的较厚氧化膜所淹没。直流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7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屏蔽壳
- 下一篇:一种连接器上下屏蔽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