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玻璃导电印刷线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10009.6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7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5 |
发明(设计)人: | 卓光进;李振芳;周遵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2 | 分类号: | G01R3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301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印刷线 负极接头 汽车玻璃 正极接头 电极升降机构 电流通路 复杂图案 检测装置 桥接接头 电极棒 导电 断线 玻璃检测 长短不一 准确指示 电极 不连续 绝缘块 印刷线 检测 桥接 左端 电源 邻近 保证 发现 | ||
本发明涉及玻璃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汽车玻璃印刷线的检测,具体地是一种汽车玻璃导电印刷线的检测装置,其包括电源、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还包括桥接接头,多条导电印刷线在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之间形成至少一条电流通路;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均包括电极升降机构、电极绝缘块和导电硬电极棒,电极升降机构能够带动导电硬电极棒下降使其底部与电流通路的一端接触。本发明通过桥接接头将复杂图案中的多根短且邻近的导电印刷线进行桥接,能够检测长短不一、从左端到右端不连续的复杂图案的导电印刷线;同时能够及时准确指示出具体断线的导电印刷线,便于及时发现断线问题以及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玻璃检测的技术领域,特别是针对汽车玻璃印刷线的检测,具体地是一种汽车玻璃导电印刷线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汽车玻璃具备的附加功能越来越多,例如电加热除雾除霜、作为天线增强车内通讯等功能;不论是电加热还是作为天线,都可以通过在汽车玻璃上印刷多条导电印刷线来实现,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和使用效果,需要对导电印刷线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多条导电印刷线中是否存在断线的情况。
传统地,汽车玻璃上的导电印刷线的印刷图案比较简单而且相对规则和连续,可以利用电阻仪进行人工检测,但这种人工检测方式存在重复检测劳动量大、效率低下以及容易产生视觉疲劳等缺点。不仅如此,随着导电印刷线的印刷图案被设计的越来越复杂,特别是作为天线的导电印刷线,人工检测方式也逐渐被淘汰,例如设计为长短不一且各自独立不连续的图案,如图1所示,每根导电印刷线的长度不一致,则每根的电阻也不一致,通电后,有的线快速发热,有的要过很久才发热,无法满足在线检验0~30秒的生产节拍;又或者导电印刷线本身非常细且薄以及受到汽车玻璃的球面影响,现有技术在进行检测时容易接触不到印刷线,使检测不稳定。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对汽车玻璃上的导电印刷线进行检测时存在无法满足在线检验0~30秒的生产节拍、易受汽车玻璃的球面影响以及检测不稳定等缺点,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导电印刷线的检测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玻璃导电印刷线的检测装置,用于对汽车玻璃上的多条导电印刷线进行断线检测,包括电源、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正极接头与电源的正极相连通,负极接头与电源的负极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桥接接头,多条导电印刷线在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之间形成至少一条电流通路,每条电流通路的一端与正极接头电连通,每条电流通路的另一端与负极接头电连通,桥接接头能够电连通相邻的两条导电印刷线;
所述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均包括电极升降机构、电极绝缘块和导电硬电极棒,电极绝缘块设置在电极升降机构的底端,导电硬电极棒固定在电极绝缘块的底面,导电硬电极棒与电源连通,电极升降机构能够带动导电硬电极棒下降使其底部与电流通路的一端接触。
进一步地,在每条电流通路中串联和/或并联外接电阻。
进一步地,在每条电流通路中接入指示灯或者报警器。
进一步地,在导电硬电极棒的底部设置第一软性材料导电球,所述第一软性材料为柔软金属丝。
优选地,所述金属是金、银、铜、不锈钢或铝。
优选地,在第一软性材料导电球的外表面包覆第一金属模布。
进一步地,所述桥接接头包括桥接升降机构、桥接绝缘块、绝缘棒和第二软性材料导电球,所述第二软性材料为柔软金属丝,桥接绝缘块设置在桥接升降机构的底端,绝缘棒固定在桥接绝缘块的底面,第二软性材料导电球设置在绝缘棒的底部,桥接升降机构能够带动绝缘棒和第二软性材料导电球下降使第二软性材料导电球与相邻的两条导电印刷线接触。
优选地,在第二软性材料导电球的外表面包覆第二金属模布。
进一步地,所述汽车玻璃导电印刷线的检测装置还包括热像仪,热像仪能够对通电后发热的导电印刷线进行成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100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