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联鞋套生产打包一体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9927.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15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别道奇;艾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桃市道琦塑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02 | 分类号: | B29C65/02;B26D1/25;A43B3/16;B65B35/44;B65B61/10;B65B5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2231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43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联鞋套 生产 打包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造机械,尤其是涉及双联鞋套生产打包一体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鞋套大多是通过鞋套制造机来完成,而现有的鞋套机生产的鞋套都是一个一个单一分切出成品鞋套,然后再由工人将成品鞋套展平折叠整齐整理到一定数量后装入小包装,再将一定数量的小包装转入中包装,接着转入大包装进行封箱,然后一整箱整齐的摆放。因此,一次性鞋套制品的生产进度与包装进度严重脱节,很多工厂不得不招聘大量的工人来进行鞋套包装。这样降低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拆开捆绑鞋套的橡筋,再取出两个鞋套使用,在拆开的过程中,鞋套容易散落,同时由于鞋套比较轻薄,容易多取,多余的鞋套还需放回原处,这样的使用方式在大量使用鞋套的工厂车间会造成极大的不便,不放回原处随手一扔无形中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塑料薄膜的双联鞋套生产打包一体机,以解决现有的鞋套制造机结构不甚合理,与鞋套生产进度脱节,生产成本高,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联鞋套生产打包一体机,包括两个供给膜材运行的膜材辊,所述膜材辊之后的两膜材运行线上各设有一套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上设有将两膜材进行层叠的叠合输送辊;叠合输送辊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中间位置设有对两层膜材中间线区域进行连续焊合的中心焊合辊;中心焊合辊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中间位置设有对两层膜材中间线焊合区进行切缝的切缝辊;切缝辊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两侧边各设有一套用于固定双联鞋套口两端橡筋的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所述叠合输送辊与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之间的膜材运行线上任意位置设有将两膜材进行间隔焊合的热合辊;无纺布条输送整理装置后的膜材运行线上两侧边各设有一套无纺布条焊接轮,无纺布条焊接轮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上设有分切部;所述分切部之后设有打包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切缝辊上套置有压缝盘,压缝盘为圆锥台状;所述热合辊上轴向设有热封刀,热封刀外缘与位于热合辊底部的承辊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分切部包括膜切辊、橡筋切辊,所述膜切辊压合在承压辊上,该承压辊前部压合有前胶辊,承压辊后部压合有后胶辊,所述膜切辊后部设有橡筋切辊,橡筋切辊下部设有承切辊,所述橡筋切辊外周两端部轴向设有橡筋切刀。
作为优选,所述叠合输送辊之后的膜材运行线上设有将两膜材进行间隔焊合的热合辊,所述热合辊上轴向设有热封刀,热封刀外缘与位于热合辊底部的承辊相切。
作为优选,所述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上下或前后布置;所述膜材及橡筋结合装置包括分置于膜材两边的橡筋定位器、卷边器、卷边热合轮和随动轮,所述卷边器位于卷边热合轮前部,橡筋定位器位于卷边器前部,卷边热合轮与随动轮上下布置并接触。
作为优选,所述打包装置包括双联鞋套传送带、喂料辊,双联鞋套传送带绕设在橡筋切辊中部,所述双联鞋套传送带之后设有折叠装置,所述折叠装置外端面设置有入料口、出料口、插料口,所述入料口和插料口各自与插板对应,所述折叠装置内设有与入料口、出料口连通的折叠模型腔,所述折叠装置侧部或底部设有打包传送带,所述折叠装置的入料口与喂料带的输送面对接,所述折叠装置的出料口设置在打包传送带的正上方,所述打包传送带上设有多个放置折叠双联鞋套的夹槽,夹槽为“U”型,所述双联鞋套传送带与喂料带之间设有喂料辊,喂料辊径向设置有多组翻料叉,翻料叉与喂料带左侧的卸料区交叉。
作为优选,所述喂料带有两组,两组喂料带分别从入料口的两侧通过。
作为优选,所述打包传送带一侧边设置有与夹槽平行的推杆装置,推杆装置与气缸的推杆连接,打包传送带另一侧边设置有与推杆装置对应的折叠双联鞋套包装槽。
作为优选,所述折叠装置的顶端设置有入料口,入料口下方设置有第一竖立模型腔;所述第一竖立模型腔一侧水平方向设置有第二插料口,其相对侧水平方向设置第一水平模型腔;所述第一水平模型腔一侧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三插料口,其相对侧垂直方向设置有第二竖立模型腔;所述第二竖立模型腔一侧水平方向设置有第四插料口,其相对侧水平方向设置第二水平模型腔;所述第二水平模型腔的末端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该出料口上方对应设有第五插料口,该出料口下方对应设有夹槽,所述入料口、第三插料口、第五插料口上方分别垂直设置有第一插板、第三插板、第五插板;所述第二插料口、第四插料口侧边分别水平设置有第二插板、第四插板;所述插板分别与气缸的推杆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桃市道琦塑业有限公司,未经仙桃市道琦塑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9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