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iR-221的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309770.8 | 申请日: | 2017-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43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 发明(设计)人: | 张焕相;黄萍;刘书婷;贺丽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5/10 | 分类号: | C12N5/10;A61K35/28;A61P1/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陶海锋;孙周强 |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ir 221 损伤 靶向 间充质 干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肝损伤的靶向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或感染核酸制备得到;所述核酸为miR-221;所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或感染核酸后,再经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得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20 ng/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的制备方法为,通过转染试剂将miR-221转入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再经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得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或者通过病毒载体将miR-221转入间充质干细胞,然后再经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得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染试剂为脂质体转染试剂;所述病毒为腺相关病毒、腺病毒或者逆转录病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转染试剂将miR-221转入间充质干细胞得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的步骤为将miR-221模拟物与转染试剂分别用L-DMEM稀释后混合,室温静置得到转染混合液;然后将培养至第4~8代、汇合度达80%~90%的间充质干细胞经PBS洗涤,再加入转染混合液;然后于37℃培养箱中孵育5~6 h,接着把转染混合液更换为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36~48 h即可得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
通过病毒载体将miR-221转入间充质干细胞得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的步骤为将培养至第4~8代、汇合度达80%~90%的间充质干细胞经PBS洗涤,然后加入表达miR-221的病毒上清液,37℃感染85~95 min后,将病毒上清夜更换为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24~48 h即可得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转入miR-221的间充质干细胞置入带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处理0.5~24 h得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所述带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20 ng/mL。
6.一种治疗肝损伤的靶向药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与药物辅料混合,制备治疗肝损伤的靶向药物,所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或感染核酸制备得到;所述核酸为miR-221;所述肝损伤靶向间充质干细胞由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或感染核酸后,再经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处理得到;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浓度为10~20 ng/m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7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