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微循环换气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563.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8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诸葛梅君;闫观清;景月华;乔璐;李留军;艾孝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2 | 分类号: | E03F5/02;E03F5/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 输水 管道 微循环 换气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尤其是涉及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微循环换气方法。
背景技术
在大江大渠长距离调水工程领域,长距离供水地下输水管线设置调流调压阀井、排气阀井、检修阀井等是必不可少的地下阀井建筑物,工作人员需要定期进入地下阀井建筑物内进行巡视或检修作业,当地下输水管道出现爆管事故时,工作人员需要及时进入地下阀井建筑物内进行阀门操作。目前,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遇到有待解决的问题有:1、阀井内空气污浊,异味重,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典型事例为工作人员在阀井内维护设备过程中出现头晕甚至昏阙,影响生命安全;因此,对阀井进行巡视、维护、检修需要提前一天将阀井进人孔盖打开,劳动力浪费严重。2、输水管道、阀门、金属爬梯等金属构件出现锈蚀。3、阀井内湿度过大,阀井壁、顶板出现凝露滴水,地面积水。通过对上述出现的问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阀井内换气不畅,阀井顶盖板仅有一根直径为0.2m的换气钢管,钢管的下管口高程与阀井顶盖板的底面高程一致,钢管的上管口高程比阀井顶盖板上表面高出0.6m。这就造成阀井内的有害气体摩尔质量大于空气的摩尔质量,有害气体沉积在阀井底部没有通道排除;阀井内有凝结水,阀井内气体摩尔质量大于阀井外空气的摩尔质量,仅靠一处直径0.2m的换气钢管降低阀井内空气湿度,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微循环换气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述的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微循环换气方法,在所述阀井的盖板顶部对角位置处分别垂直设置一根进气钢管和一根出气钢管,所述进、出气钢管直径均为0.1m~0.2m,进、出气钢管的外表面均采用黑色防锈漆涂刷;进气钢管的下管口高程与阀井盖板的底面高程一致,进气钢管的上管口高程高出阀井盖板上表面0.6m;出气钢管的下管口高程与阀井底板的距离为0.8m,出气钢管的上管口高程高出阀井盖板上表面2m~2.7m;进气钢管在阀井室内采用支架固定。
所述进气钢管和出气钢管的上管口均设置成弯头结构,避免雨季雨水通过管道进入阀井室内。
本发明优点在于采用输水管道阀井微循环换气方法,依据自然规律,利用空气在相同的大气压强下,空气的温度、湿度在不同环境中呈现的摩尔质量不同,将两处大气压强相同、空气摩尔质量值不同的区域用垂直管道进行连通,垂直管道中摩尔质量值低的空气向上运动,通过垂直管道内的空气具有拔风作用,形成微循环工作状态。在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内采用微循环换气方法,将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内的空气与其外部的空气交换,解决有害气体在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内沉积问题,通过空气自然交换将有害气体排出地下输水管道阀井,为作业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地下输水管道阀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夏季白天高温日光照时节微循环模式典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寒冷时节微循环模式典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输水管道阀井微循环换气方法,根据工程建设的功能要求,在输水工程中,选择有关的调流调压阀井、检修阀井、排气阀井、流量计井、电缆井等作为换气对象。根据阀井1内的有效空间大小确定换气量,阀井1内的有效空间大于100m3条件下,进气钢管2与出气钢管3选择DN200;阀井1内的有效空间50m3~100m3条件下,进气钢管2与出气钢管3选择DN150;阀井1内的有效空间小于50m3条件下,进气钢管2与出气钢管3选择DN100。进气钢管2与出气钢管3暴露在阀井1室外部分均刷黑色防腐漆。
出气钢管3长度的确定:阀井深度大于5m条件下,出气钢管3暴露在阀井1室外部的垂直长度为2.7m,出气钢管3在阀井室内部长度为出气钢管3下管口距阀井室内地面0.8m;阀井1深度小于5m条件下,出气钢管3暴露在阀井1室外部的垂直长度为进气钢管2总长度的三分之一,但不小于2.0m。出气钢管3在阀井1室内的长度为出气钢管3下管口距阀井室内地面0.8m。
进气钢管2长度的确定:进气钢管2暴露在阀井1室外的长度为0.6m,进气钢管2下管口与阀井盖板4下表面相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出水节温器座
- 下一篇:涡轮增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