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493.0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5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顾月清;洪尚志;包未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70/40 | 分类号: | G16H70/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莫英妍;徐冬涛 |
地址: | 211198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评估 药物 发生 不良反应 倾向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方法,根据药物的结构特征和发生不良反应倾向值的数量特征,排除干扰信息,建立药物结构特征与发生不良反应倾向值之间的评估定量关系模型。应用该模型对药物的安全性进行评价,能够有效提高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准确性,减少科研资源的消耗;且本方法具有针对性,可显著降低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一般方法的盲目性;为药物的研究过程和药物上市后的安全监测提供评估药物安全性风险警示,且为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提供预警,以提高药物监管的预见性和用药安全水平,并用以为个性化医疗提供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毒理学和信息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药品不良反应仍然是威胁人类用药健康的一大威胁。由于药物不良反应的机制复杂,很多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研究过程中难以被发现,导致药物上市后造成人民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和预警越来越受到国内和国际医药监管机构的重视。不良反应的收集工作一般由医药监管机构进行,一般通过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主动上报的形式实现。国际上,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拿大健康局等机构十分重视药物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其收集的不良反应数据定期向公众公开。在中国,药物的不良反应相关信息会通过各种途径上报到各个省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并汇总到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用于监测药物上市后的安全情况与用药安全预警。一般药物不良反应的研究主要是基于对药物不良反应报告信息的分析来实现。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家对于人民用药安全保障的重视,都对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药物研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能对某种药物发生某种不良反应的倾向能够做出较为精确的评估。
现有的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方法往往并没有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的不确定性、偶发性,复杂性,以及信息收集、编码、传递的过程中引发的信息失真等因素加以考虑,将所有数据一并采纳,无法过滤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如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787261 A)片面追求计算的简便性而忽略了药物不良反应实际发生特征的复杂性,将不良反应报告当中所有的信息均加以考虑并纳入模型,不对干扰信息进行过滤,并且不对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的主要数据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提取,仅仅采用分子指纹作为药物特征的唯一描述研究其和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概率的关系,该方法极易受到不良反应报告数据当中异常信息的干扰导致错误的评估结果,从而影响了评估的最终准确性,可能导致错误的评估结果,降低了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方法,根据药物的结构特征和发生不良反应倾向值的数量特征,排除干扰信息,建立评估定量关系模型,用于药物的安全性评价,提高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准确性,减少科研资源的消耗,为药物发生不良反应提供预警,以提高药物监管的预见性和用药安全水平。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测量并收集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相关信息,形成不良反应报告;
步骤2:根据药物种类和不良反应种类,统计不良反应报告中的相关信息,计算不良反应的富集程度值和频数分布显著性值;
步骤3:根据不良反应的富集程度值、分布显著性值和相关报告频数,计算药物的发生不良反应倾向值;
步骤4:从药物结构数据库中提取与特定不良反应相关的药物的结构信息,并筛选最大的具有共同特征的药物子集;
步骤5:计算药物子集中的药物特征的定量数值,并根据该定量数值建立药物结构特征与发生不良反应倾向值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评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倾向的方法,步骤1中收集的相关信息包括:患者个人基本信息、所发生不良反应和正在服用的治疗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4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转子永磁开关磁阻电机
- 下一篇:一种除尘流畅型自动配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