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体垂直吊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286.5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61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0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天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4 | 分类号: | B66C1/5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7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218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垂直 吊装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吊运空心物件的内张式夹钳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重型筒体的垂直吊装作业主要通过钢丝绳缠绕固定进行吊装,尚无专用夹具,因此存在着受力条件差、操作过程繁琐、安全性不易保证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104909261B公开了一种重型筒体垂直吊装夹具,在吊装筒体的过程中,开始电磁铁通电,吸引衔铁与电磁铁结合,顶杆推动下盘压缩弹簧,于是,摩擦块向内收缩,此时可以将吊具方入筒体内部,当电磁铁断电后,弹簧复位,由此摩擦块向外涨开并卡接在筒的内壁,拉动吊拉杆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进一步增大摩擦块压向筒内壁的力量,力作用和自动平衡效果,可使夹具安全工作。
但是,重型筒体在吊装过程中,由于筒体重力的原因,筒体被夹持部位容易发生变形导致摩擦块和筒体之间的夹持力减小,筒体极易脱离夹具的夹持,致使筒体掉落出现工程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筒体垂直吊装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筒体微量变形导致筒体易滑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筒体垂直吊装夹具,包括基座和拉杆,其中拉杆连接在基座的上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凸轮和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相对布置并滑动连接在基座上,所述凸轮转动连接在基座上并位于两个滑块之间,凸轮和基座转动连接的部位连接有第一扭簧;所述滑块上均匀排列地连接有卷筒和若干个带轮,所述卷筒上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配合在所有带轮的外侧,皮带远离卷筒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凸轮上,所述卷筒连接滑块的部位连接有第二扭簧;所述基座上安装有电磁铁,所述滑块的内侧连接有永磁铁。
本基础方案的原理在于:该吊装夹具通过拉杆吊取,吊装时,将电磁铁通电吸引永磁铁,使滑块相向滑动靠拢,滑块收缩推动凸轮克服第一扭簧扭力,夹具收缩便于安放在筒体零件内;电磁铁断开通电,第一扭簧支撑凸轮转动,凸轮的转动推动滑块向外滑动,夹具张开,皮带在带轮的带动下和筒体内壁相贴合,进而对筒体张紧,实现吊装。在吊装过程中,筒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筒体的滑动带动皮带相对于带轮滑动,进而拉动凸轮旋转,凸轮的旋转会推动滑块向两端张开,使带轮带动皮带和筒体内壁相对作用力更强,张紧力更强,使吊装更加稳定。即使筒体发生微量变形导致夹紧力减小,筒体下滑带动皮带的滑动,又会拉动凸轮转动带动滑块张紧,以弥补筒体微量变形带来的间隙差量。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皮带滑动拉动凸轮转动,带动滑块张紧,以弥补筒体微量变形带来的间隙差量,自动增加夹具对筒体内壁的夹紧力,提高了夹具夹持的稳定性,防止筒体滑落。
方案二: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基座包括上滑座和下滑座,上滑座和下滑座的内侧均设有横截面为“凸”字形的滑槽,所述滑块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和该滑槽横截面形状对应的限位块,所述滑块通过限位块和滑槽的配合连接在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滑块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滑座和下滑座上,滑块被夹于上滑座和下滑座之间,增加了支撑的部位,使滑块的滑动更加的稳定可靠,通过设置“凸”字形的滑槽,将滑块的两端限位于上滑座和下滑座内,增加了滑块的支撑面,进一步提高滑动的稳定性。
方案三: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基座上电磁铁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于基座的上、下两侧,对应的单个滑块上的永磁铁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滑块的上、下两侧。在滑块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永磁铁,电磁铁开启时滑块的上、下两端分别受力,使滑块整体受力均匀,防止滑块滑动过程中偏转卡死。
方案四: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滑块上带轮的数量为3个。增加带轮的数量以增加对筒体内壁的支撑点,夹持更加的牢固。
方案五: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基座的两侧开有条形孔,所述带轮以及配合在带轮上的皮带部分露出该条形孔。通过设置条形孔便于带轮和皮带伸出地筒体内壁进行夹持,带轮能够直接安装在条形孔的内壁,结构更加方便安装。
方案六:此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凸轮为椭圆形。椭圆形的凸轮为对称结构,保证了夹具两端的滑块移动能够对称,筒体内壁的受力能够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筒体垂直吊装夹具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基座1、上滑座11、下滑座12、电磁铁13、拉杆2、滑块3、永磁铁31、带轮4、皮带41、凸轮5、第一扭簧51、卷筒6、第二扭簧61。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天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天运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