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成本高肥效茶树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9235.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82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椒县王震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04;C05G3/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杨霞,翟攀攀 |
地址: | 2395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成本 肥效 茶树 专用肥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树专用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成本高肥效茶树专用肥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各类茶树的生长离不开肥料,目前茶树所使用的肥料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农家肥的直接利用,一类是化肥。农家肥对改良土壤、提高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它养分含量低,速效性不强,含有有害物质污染土壤和大气;化肥虽然养分含量高,肥力速效性强,但随着化肥的大量使用,会使土壤板结、酸碱失调、肥力下降,并且不同程度的污染着土壤、大气、地下水,甚至导致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强、生态循环紊乱,茶树中致癌物质含量增加,化肥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因此,近几年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鸡粪有机肥料得到迅速发展。鸡粪中有机质含量丰富,鲜鸡粪中有机质含量在25.5%左右,此外还含有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但是目前采用鸡粪制作的有机肥,营养物质流失快,施肥成本较高,且氮素养分损失严重并严重污染环境,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低成本高肥效茶树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可有效减少氮元素损失,解决了鸡粪中氮素养分损失并污染环境的问题,所得有机肥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营养全面,缓释效果好,肥效长,节约成本。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低成本高肥效茶树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微晶纤维素干燥至恒重,加入由丙酮和水混合得到的溶液中,氮气保护下,调节体系温度,依次加入硝酸铈铵、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搅拌,冷却至室温后,抽滤,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及产生的均聚物,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预处理微晶纤维素;
S2、将支化聚乙烯亚胺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预处理微晶纤维素,氮气保护下,调节温度,保温,去除反应溶剂与未反应的支化聚乙烯亚胺,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S3、将鸡粪、甘蔗渣、杉木炭、红薯藤、竹粉混合堆积,封闭发酵,加入改性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继续发酵,接着加入黏土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低成本高肥效茶树专用肥。
优选地,S1中,将微晶纤维素在温度50℃干燥至恒重,加入由丙酮和水混合得到的溶液中,氮气保护下,调节体系温度至70℃,依次加入硝酸铈铵、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搅拌2-6h,冷却至室温后,抽滤,除去未反应单体、引发剂及产生的均聚物,5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预处理微晶纤维素。
优选地,S1中,微晶纤维素、硝酸铈铵、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的重量比为10-20:0.1-0.6:1-5。
优选地,S1中,丙酮和水的重量比为20-50:15-45。
优选地,S2中,将支化聚乙烯亚胺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预处理微晶纤维素,氮气保护下,调节温度至70℃,保温2-4h,去除反应溶剂与未反应的支化聚乙烯亚胺,50℃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改性微晶纤维素。
优选地,S2中,支化聚乙烯亚胺和预处理微晶纤维素的重量比为0.5-1.5:5-12。
优选地,S3中,将鸡粪、甘蔗渣、杉木炭、红薯藤、竹粉混合堆积,封闭发酵6-8天,加入改性微晶纤维素混合均匀,继续发酵1-2天,发酵温度为60-65℃,接着加入黏土混合均匀,制粒,干燥得到低成本高肥效茶树专用肥。
优选地,S3中,鸡粪、甘蔗渣、杉木炭、红薯藤、竹粉、改性微晶纤维素、黏土的重量比为40-80:5-10:2-8:1-6:1-5:2-4:1-3。
本发明所得有机肥不仅可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而且营养全面,缓释效果好,肥效长,节约成本。本发明采用甘蔗渣、杉木炭、红薯藤、竹粉经过适当降解后,与改性微晶纤维素、黏土配合作用,不仅可降低营养物质流失速度,而且可提高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活性,加快发酵过程,还能对重金属离子进行吸附,改良土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椒县王震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全椒县王震家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2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