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192.8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培;贾文鹏;全俊涛;弋阳;向长淑;汤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A61F2/44;A61F2/3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200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体 骶骨 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包括与患者骶骨外形轮廓和尺寸相一致的假体壳体,假体壳体具有与患者骶骨生理弧度相一致的弯折部,假体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装填患者自体骨的自体骨通道,所述自体骨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有通道通孔,假体壳体上设置有固定钉通道,假体壳体内设置有多孔填充物,假体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耳板,固定耳板上开设有固定孔。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上述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的方法。本发明具有高强度、易融合、排异风险小等特征,解决现有术后松动、断裂、排异与融合不良等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借助3D打印技术克服了传统工艺无法个性化精确制造骶骨假体及多孔结构融合面的问题,且耗时短,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骨科手术植入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骶骨是脊柱向骨盆过渡的重要环节,对支撑脊柱、维持骨盆稳定、传递身体上部生理载荷以及体外负重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骶骨肿瘤在脊柱肿瘤病例中占有一定比例,手术切除是当前治疗骶骨肿瘤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骶骨所处位置的特殊性,手术难度较大,且由于手术通常部分地甚至全部地破坏了腰骶、骶髂关节,术后如何恢复重建稳定的腰骶力学功能一直是医学界高度关注的难题。
目前常规采用的脊柱下腰段重建的方法,例如钉棒重建术、自体骨、异体骨、人工假体的植骨重建术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及不足,钉棒重建术术后易松动,自体骨及异体骨植骨重建后存在强度不足易断裂、排异的风险,而人工植入假体融合不良也时有发生。针对上述现存问题,目前急需一种高强度、易融合、排异风险小的骶骨植入假体以替代现有脊柱重建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该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解决现有的钉棒重建术或植骨重建术的术后松动、断裂、排异与融合不良等治疗效果不佳的问题,并借助3D打印技术克服了传统工艺无法个性化精确制造骶骨假体及多孔结构融合面的问题,且耗时短,适用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患者骶骨外形轮廓和尺寸相一致的假体壳体,所述假体壳体具有与患者骶骨生理弧度相一致的弯折部,所述假体壳体内设置有用于装填患者自体骨的自体骨通道,所述自体骨通道的通道壁上开设有通道通孔,所述假体壳体上设置有固定钉通道,所述假体壳体内设置有多孔填充物,所述假体壳体的两侧设置有固定耳板,所述固定耳板上开设有固定孔。
上述的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钉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钉通道分别位于自体骨通道的两侧,所述固定钉通道包括上通道和下通道,所述上通道和下通道连通交汇,交汇处位于假体壳体的弯折部的背侧,且穿出假体壳体。
上述的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填充物为微孔结构,所述微孔结构的孔隙直径为0.1mm~2mm,孔隙率为60%~90%,所述微孔结构内的晶胞为四面体、八面体或十二面体。
上述的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壳体的弯折部的内侧设置有加强筋。
上述的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假体壳体的壳壁上开设有壳体通孔。
上述的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通孔为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为0.5mm~2mm。
上述的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孔为圆形通孔,圆形通孔的直径为2mm~6mm。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体骶骨假体融合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西安赛隆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经微创通路入路的椎体融合机构
- 下一篇:骨填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