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氟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9161.2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94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浩;卿凤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407/00 | 分类号: | C07C407/00;C07C409/34;C08G6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马思敏;王正君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氟酰基过氧化物 制备 过氧化氢的 自由基聚合 弱碱 安全性能 惰性溶剂 过氧化物 加合物 引发剂 全氟 收率 酰卤 | ||
本发明涉及全氟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在惰性溶剂中,用全氟酰卤,弱碱和过氧化氢的加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全氟酰基过氧化物。本发明的全氟酰基过氧化物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作为引发剂广泛使用。该发明方法安全性能好,操作简单,过氧化物纯度高,收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氟化合物合成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全氟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氟酰基过氧化物作为一种自由基引发剂,广泛的应用于TFE/HFP的聚合反应中,可以很好的克服常用的无机过氧化物如过硫酸铵、过硫酸钾作为引发剂使用时形成的聚合物链不稳定端基,从而避免材料在加工过程中发生降解。Zhao Chengxue等于1982年(J.Org.Chem.47,2009-2013,1982)报道了全氟酰基过氧化物,它是一种全氟聚醚结构:反应体系中RfCOX/NaOH/H2O2的比例为1/1/0.5。
该方法主要用于短链的全氟酰氟的反应,但是对于长链全氟酰氟的反应收率很不理想,生成的主要副产物为相应的水解产物RfCOOH。国内外的很多专利也报道了全氟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比如卿凤翎等在专利CN101139313A、王汉利等在专利CN101440055A、许生来等在专利CN101786977A、刘红阳等在专利CN102659654A、Sawada等在专利EP0405396中报道了全氟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在这些报道中都应用了双氧水的水溶液(H2O2-H2O)的反应体系,由于反应中大量水的存在导致了酰氟的水解进而降低了反应收率,同时大量水的存在也给后处理带来了不便,水解生成的羧酸很难除去,从而影响到后续反应。
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收率高,分离方便的全氟酰氯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率高,分离方便的全氟酰氯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全氟酰基过氧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在惰性溶剂中,用全氟酰卤,碱或者碱性盐和过氧化氢的加合物进行反应,得到全氟酰基过氧化物;
所述的全氟酰卤选自下组:全氟酰氟、全氟酰氯、全氟酰溴,或其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为弱碱,即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的碱。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为Lewis碱。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性盐为可以束缚或者消耗HF/HBr/HCl的无机盐或者有机盐。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碱性盐选自下组:碳酸钠、碳酸氢钠。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Rf为全氟代基团;优选地,Rf选自下组:C1-C50的全氟烷基、C3-C50的全氟环烷基、C2-C50的全氟醚基、C2-C250的全氟聚醚基,或其组合;
X为F,Cl或Br。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过氧化氢加合物不含水,或含水量低于30%。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过氧化氢的加合物选自下组:过碳酸钠(CAS:15630-89-4)、过氧化脲素(CAS:124-43-6)、硫酸钠-过氧化氢-氯化钠加合物(4Na2SO4-2H2O2-NaCl)。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弱碱选自下组:碳酸锂、碳酸氢锂、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钾、碳酸氢钾、碳酸铷、碳酸氢铷、碳酸铯,或其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1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