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片超高清影像数字阅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9072.8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1 |
发明(设计)人: | 靳张铝;毛亚雄;刘为;赵国明;李迎;李雅斌;马宝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申烽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2 | 分类号: | G02B27/02;G03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创理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3 | 代理人: | 卫安乐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东***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片 超高 影像 数字 阅读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片超高清影像数字阅读装置,包括:匀光源、变焦镜头、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设有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匀光源设置于所述变焦镜头的入射光路上,且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的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变焦镜头的出射光路上,以通过匀光源将胶片上的图像通过变焦镜头投射到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的图像传感器;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以将所述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接收到的图像进行显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片超高清影像数字阅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电子化的发展,各种重要的信息,例如内部文件、病案、会计账目、报税单、银行交易、电子商务等,都将各种数据进行电子化处理以进行储存。电子化的有点是方便信息的使用、处理和传递之外,与对应的纸质文件相比减少了书面信息的体积。但是电子化存储带来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可靠且相当长时期地存档以电子形式生成、转成或接受的数据。实质上,就存档技术来说,需要有一定的软硬件才能够对电子文件进行解释、显示以及使之可以被理解。这就意味着保存一个电子文件不能局限于将数字数据作为一个被存储的物体逐比特地存储下来,因为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会迅速地淘汰。
将电子信息记录到胶片上的数字缩微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关于法律文件的真实性和可塑性的问题,很多国家已经修订了它们的立法,以管理提交证据时电子方法的使用。而“无纸办公”的使用更加剧了能够为信息完整性和持久性提供足够保证的解决方案的需要。因此,胶片作为静态存储电子信息媒介存档,可作为法律效力的凭证,成为未来重要电子信息保存的一种手段,使这些信息不依赖于初始软硬件平台,以保证其在要求的期限内得以保存利用。该技术一出现就凭借其技术优势在综合档案馆、医院、图书馆等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需要专门的设备来阅读胶片上的信息,目前市场上使用的胶片阅读机包括幻灯投影方式和数字投影方式:其中幻灯投影方式的优势是结构简单,但是阅读效果受环境影响大,需要在较暗环境下工作,阅读信息效果差。数字投影方式是采用摄像头摄取信息送到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后送显示终端呈现胶片信息,效果清晰,但是由于需要依托计算机系统做图像处理才能工作,致使成本和效率都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给使用者造成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胶片阅读机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对能够更好的将胶片上存储的影像进行高清晰度重现的胶片超高清影像数字阅读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胶片超高清影像数字阅读装置,包括:匀光源120、变焦镜头150、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160,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160设有图像传感器;其中所述匀光源120设置于所述变焦镜头150的入射光路上,且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160的图像传感器设置于变焦镜头150的出射光路上,以通过匀光源120将胶片上的图像通过变焦镜头150投射到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160的图像传感器;还包括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连接所述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160以将所述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160接收到的图像进行显示。
其中,显示单元为超高清显示器180,所述超高清显示器180通过MinHDMI1.4线缆161连接超高清摄像采集单元160处理后通过MinHDMI1.4线缆161将影像输送到超高清显示器180上供实时浏览。
其中,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将胶片输送到匀光源120和变焦镜头150的胶片行走单元130,所述胶片行走单元130包括输片轴131、收片轴136,所述输片轴131、收片轴136分别设置与所述匀光源120和变焦镜头150两侧,以使胶片在输片轴131、收片轴136之间移动且垂直于变焦镜头150的光轴。
其中,所述胶片行走单元130还包括输片导轮132和收片导轮135,所述输片导轮132和收片导轮135设置于所述输片轴131、收片轴136之间且与所述胶片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申烽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大申烽华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90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