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除液设备及除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8969.9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林炎逸;方俊傑;陈汉彬;吴冠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7/00 | 分类号: | B29C37/00;B29L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鲍俊萍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方法 | ||
一种除液设备及除液方法。除液设备包括吸液辊轮,用以接触一光学膜材并吸汲该光学膜材的表面的液体。吸液辊轮包括芯体和吸水构材。芯体具有实体部和中空部,且实体部具有数个贯通孔,吸水构材包覆芯体并覆盖贯通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除液设备及除液方法,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光学膜材的除液设备及除液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光学膜材的制备过程中,常需要将其浸泡于各种制程浴槽中以进行染色交联制备过程、表面处理制备过程或水洗过程,接着于干燥后才进行收卷。然而,在执行光学膜材的干燥前,光学膜材表面所残留的液体,往往无法有效去除干净,这些液体于干燥后便容易生成水渍及/或脏污缺陷,进而影响光学膜材的光学性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液设备及除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光学膜材干燥前,光学膜材表面残留有液体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除液设备,该除液设备包括:
一吸液辊轮,该吸液辊轮用以接触并吸汲一光学膜材的一第一表面的液体,借以清除残留于光学膜材表面的液体,该吸液辊轮包括:
一芯体,该芯体具有一实体部及一中空部;以及
一吸水构材,该吸水构材包覆该芯体。
进一步的,该实体部具有多个贯通孔,且该吸水构材覆盖该多个贯通孔;及/或该实体部由金属、硬性塑料或橡胶所形成;及/或该吸水构材由海绵、无纺布、织物或聚酯纤维所制成。
进一步的,该吸液辊轮的直径为100~200mm;及/或该吸液辊轮还包括一管路和一真空泵,该管路的一端连接该真空泵,且该管路的另一端连接该实体部的内缘,其中该真空泵用以对该中空部进行抽气使该中空部的压力小于该吸液辊轮外的压力;及/或该吸液辊轮还包括一真空泵,且该真空泵的真空度介于-47kPa~-87kPa。
进一步的,该吸液辊轮的圆周的至少1/4接触于该光学膜材;及/或当该吸液辊轮与该光学膜材接触时,该光学膜材的张力介于150N至250N;及/或该光学膜材的传输速度介于25~60米/分。
进一步的,该除液设备还包括一气压缸,该气压缸连接该吸液辊轮,用以控制该吸液辊轮的位置以调整该吸液辊轮和该光学膜材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该除液设备还包括一对夹辊,该对夹辊用以挤压该光学膜材的该第一表面及相对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以进行除液;及/或
还包括一第一气刀,该第一气刀用以对该光学膜材的该第一表面,及/或相对该第一表面的一第二表面喷吹气体以进行除液;及/或
还包括一第二气刀和一辊轮,该第二气刀与该辊轮分别配置于该光学膜材的相对两侧,该第二气刀用以对于位于该辊轮的该光学膜材的该第一表面喷吹气体以进行除液。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除液方法,包括:
(a)输送一光学膜材经过一制程浴槽;
(b)借由上述的除液设备吸汲该光学膜材表面的液体;以及
(c)干燥该光学膜材。
进一步的,该除液方法还包括对该第一表面提供一表面处理,且在步骤(c)之后,该第一表面的水接触角介于70°~100°;及/或该第一表面上的液体的附着量为0.01~0.15g/m2。
进一步的,该光学膜材的该第一表面为一具凹凸形状的不平坦表面;及/或该第一表面包含多个透光性微粒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住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9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