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稀土火法冶金过程在线红外测温仪器的防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8724.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24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昼辰;马增良;林红权;梁行方;赵明静;刘国征;邓沅;刘常凯;刘雨;曹钰;尹祖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4 | 分类号: | G01J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9 | 代理人: | 高丽萍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火法 冶金 过程 在线 红外 测温 仪器 防护 装置 | ||
1.一种稀土火法冶金过程在线红外测温仪器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外壳、过滤部和整流部,所述防护外壳采用电磁屏蔽材料且侧面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过滤部为过滤氟化物及粉尘的组件,所述过滤部设置于防护外壳的内部并且过滤部覆盖红外测温仪器的外壳,所述整流部的一端与防护外壳密封连接,红外测温仪器的探头端设置于整流部的内部,所述过滤部与红外测温仪器之间的空间与整流部内部相通,所述整流部的另一端具有保护气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设置的进气孔为切向进气孔并且所述切向进气孔设置在远离整流部的一端沿防护外壳壳壁方向贯通且与防护外壳轴线垂直,所述切向进气孔与外部风源连接且外部风源气流沿防护外壳内侧切线方向进入防护外壳与过滤部之间的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部包括高分子材料支架、柔性过滤层和过滤层固定部件,所述高分子材料支架用于支撑柔性过滤层,所述柔性过滤层包括依次叠加的高分子粉尘过滤外层、水蒸气吸收层、氟化物吸收层和高分子粉尘过滤内层,所述柔性过滤层通过过滤层固定部件固定在高分子材料支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在过滤部靠近整流部的一端依次设置的第一高分子密封环、第一压环和第一弹簧圈,红外测温仪器的探头端穿过第一压环和第一弹簧圈进而固定红外测温仪器,所述整流部的一端与防护外壳采用螺纹连接并通过依次压紧第一压环和第一高分子密封环进而压紧过滤部的一端,所述第一压环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过滤部与红外测温仪器之间的空间通过所述通气孔与整流部内部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装置还包括在过滤部远离整流部的一端依次设置的第二高分子密封环、第二压环、第二弹簧圈和压簧,所述防护外壳上在远离整流部的一端设置有螺纹连接的后盖,红外测温仪器的另一端均穿过第二压环和第二弹簧圈进而固定红外测温仪器,所述后盖通过依次压紧压簧、第二弹簧圈、第二压环和第二高分子密封环进而压紧过滤部的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观察红外测温仪器的就地显示信息的透明观察口。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部为缩颈结构且整流部的保护气出口长径比为4:1-5:1。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支架为圆柱形结构且圆柱形外壁为网状结构或条栅状结构,圆柱形端面为无透气圆板结构且圆板内部根据红外测温仪器外部形状进行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过滤层的各层的外部均采用具有相应过滤功能的高分子材料做包装材料,各层的内部填充吸附物,所述氟化物吸收层的内部填充活性氧化铝吸附剂,所述水蒸气吸收层的内部填充干燥剂,所述高分子粉尘过滤外层过滤相对大的粉尘颗粒物,所述高分子粉尘过滤内层过滤相对小的粉尘颗粒物。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外壳上还设置有接地点,所述防护外壳由接地点与大地通过电缆链接;
和/或,所述防护外壳上还设有出线孔,所述出线孔为外供电或远程通信的线路提供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未经北京三博中自科技有限公司;包头瑞鑫稀土金属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稀土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7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