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生物强化的生物曝气滤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8555.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62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5 |
发明(设计)人: | 孙宏;汤江武;吴逸飞;王新;姚晓红;李园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C02F3/34;C12N1/20;C12N1/02;C02F101/30;C02F101/16;C12R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微生物 强化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微生物强化的生物曝气滤池。
背景技术
规模化养殖场每天排放的废水量大、集中,并且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如重金属、残留的兽药和大量的病原体,如果不经过处理就排放于环境或直接农用,将会造成当地生态环境和农田的严重污染。
畜禽养殖废水属于富含大量病原体的高浓度有机废水,且中含有较多的氮磷钾成分,普通的化学处理和物理技术处理效果并不好,治理难度大,难以达到安全排放标准。
目前在污水处理系统中经常使用曝气生物滤池。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最大处理规模达几十万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该工艺具有去除SS、COD、BOD、硝化、脱氮、除磷、去除AOX(有害物质)的作用。曝气生物滤池是集生物氧化和截留悬浮固体一体的新工艺。
现有技术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936141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池体内依次布置有:滤料层,该滤料层布置有滤料;对滤料层中滤料进行承托的承托板,该承托板紧邻滤料层布置;用于布水布气的滤砖层,该滤砖层由平铺的多块滤砖组成并且紧邻所述承托板布置。该曝气生物滤池以物理过滤、吸附为主,微生物氧化分解为辅,COD和氨氮去除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添加功能微生物,来提高对COD和氨氮去除率的基于微生物强化的生物曝气滤池。
本发明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为:ADH-1的分类命名为假单胞菌ADH-1(Pseudomonas sp. ADH-1),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18,于2017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AOZ-1的分类命名为肠杆菌AOZ-1(Enterobactersp. AOZ-1),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19,于2017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BSK-4的分类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BSK-4(Bacillus licheniformis BSK-4),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20,于2017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BSK-9的分类命名为短小芽孢杆菌BSK-9(Bacillus pumilus BSK-9),保藏号为CCTCC NO:M 2017221,于2017年4月28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上述保藏中心位于中国武汉的武汉大学。
生物曝气滤池结构为:自上而下依次为填料层、承托板和滤砖层,三者之间紧邻布置;滤砖层由滤砖组成。滤砖具有可进行两次布水布气的双腔结构。滤砖具有顶部的间隙,顶部间隙的分布密度为180~300个/m2。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和气通过间隙向上排出,从而能够实现更好的布水布气。滤砖为长方体,滤砖为长方体,顶面面积:承托板顶面面积为1:50~100。承托板的高度:生物曝气滤池高度为1:80~200,并且承托板的长宽尺寸和滤砖层相同。反洗气、水同时进入滤砖经过两次配水配气后,均匀的由滤砖顶部间隙排出。上述生物曝气池现场安装简单,施工周期短,成本低廉,配水配气效果好,滤池反洗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在填料层装有填料,填料成份及其重量份为:沸石27~30份、青石8~13份、活性炭8~13份和功能性微生物微囊2~4份;功能性微生物微囊成份及其重量分为:琼脂2~3份、海藻酸钠3~5份、硅藻土26~34份、菌粉BSK40.7~1.4份、菌粉BSK90.7~1.4份、AOZ-1菌液0.7~1.4份和ADH-1菌液0.7~1.4份。对有机物和含氮化合物的吸附率高,功能性微生物对其利用率高,增强生物曝气滤池的污水处理能力。
作为优选,ADH-1和AOZ-1属于异养硝化细菌,保藏号分别为CCTCC NO:M 2017218 和CCTCC NO:M 2017219。
作为优选,BSK4和 BSK9属于好氧反硝化细菌,保藏号分别为CCTCC NO:M 2017220和 CCTCC NO:M 20172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5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