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鲜玉米粒脱皮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8216.8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29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郑铁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铁军 |
主分类号: | A23N15/06 | 分类号: | A23N15/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东师专利事务所22202 | 代理人: | 张铁生 |
地址: | 1380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脱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产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鲜玉米粒脱皮机。
背景技术
鲜食玉米粒营养丰富,口感香、甜、嫩、粘,经济产值高,可加工。食用鲜玉米,不仅是美食,而且有益补身体、延年益寿的作用,深受人们的喜爱。由于鲜食玉米粒皮不易被消化,食用容易引发肠胃疾病。鲜食玉米粒脱皮后食用,可以解决食用鲜嫩玉米消化率低和容易引发肠胃疾病的问题。但是鲜食玉米粒难以加工或加工易破碎,是实际生产中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颗粒内外硬度不均匀脱皮时破碎,粒皮难分离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鲜玉米粒脱皮机。
一种鲜食玉米粒脱皮机,它包括:本体1、上料装置、外筒3、滚筒4、动力轮5、出料口6,冷风机、冷风入口,上料装置设在本体1一端的上方,出料口6设在本体1的另一端,与外筒3相通,外筒3设在本体1内,滚筒设在外筒3内,与外筒3轴接,冷风入口设在本体1上;本体1、外筒3和滚筒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的本体1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漏斗形,底部设有糠皮出口;所述的外筒3上设有筛孔;所述的滚筒4外表面设有密布金属丝;所述的冷风入口为若干个,设在本体1的上方;
所述的金属丝为金属丝簇41,金属丝簇41中间设有通风管42,金属丝簇41分布于通风管42周围,通风管42呈楔形,将金属丝簇41固定在滚筒4壁上,通风管42与滚筒4内腔相通;
所述的滚筒4的端轴中心设有滚筒冷风入口72,与滚筒4内腔相通;
所述的滚筒4壁内侧,滚筒4腔内设有散热片;
所述上料装置包括:风机8、上料仓2;所述的上料仓2上设有上料仓进料口21、料仓抽风口22、料仓下料口24,进料口21低于料仓抽风口22;所述的料仓下料口24设有料仓下料口调节阀28;
所述的上料仓2下方设有下料辅助装置,所述的下料辅助装置包括:混合室25、狭窄部26和下料室27;混合室25上设混合室进冷风口23,料仓下料口24设在混合室25内,位置低于混合室进冷风口23;所述的下料室27与外筒3相通;混合室进冷风口23与气体分配器9相连接;
风机8与料仓抽风口22、气体分配器9相连接;滚筒冷风入口72与气体分配器9相连接;
所述的外筒3上方还设有滚筒冷风入口72,滚筒冷风入口72与气体分配器9相连接;
所述的冷风为-10℃以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鲜食玉米粒脱皮机,它包括:本体1、上料装置、外筒3、滚筒4、动力轮5、出料口6,冷风机、冷风入口,用-10℃以下的冷风与鲜冷玉粒混合送入,滚筒设有散热片和通风管组成散热机构,可以迅速地将滚筒上的金属丝簇41和外筒与冷冻鲜玉米粒挤搓产生的热量散出,鲜玉米粒防止玉米粒融化变软,金属丝簇41有利于鲜玉粒脱皮。解决颗粒内外硬度不均匀脱皮时破碎,粒皮难分离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鲜玉米粒脱皮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鲜玉米粒脱皮机的金属丝簇放大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鲜玉米粒脱皮机的金属丝簇俯视图。
图4为用本发明一种鲜玉米粒脱皮机脱皮后的鲜玉米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一种鲜食玉米粒脱皮机
请参见图1,一种鲜食玉米粒脱皮机,本体1、上料装置、外筒3、滚筒4、动力轮5、出料口6,冷风机、冷风入口,上料装置2设在本体1一端的上方,出料口6设在本体1的另一端,与外筒3相通,外筒3设在本体1内,滚筒设在外筒3内,与外筒3轴接,冷风入口设在本体1上;
本体1、外筒3和滚筒4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所述的本体1上部为圆筒形,下部为漏斗形,底部设有糠皮出口;
所述的外筒3上设有筛孔;
所述的滚筒4外表面设有密布金属丝;
所述的冷风入口为若干个,设在本体1的上方。
实施例2一种鲜食玉米粒脱皮机
请参见图1、2,一种鲜食玉米粒脱皮机,本体1、上料装置、外筒3、滚筒4、动力轮5、出料口6,冷风机8、冷风入口,上料装置设在本体1一端的上方,出料口6设在本体1的另一端,与外筒3相通,外筒3设在本体1内,滚筒4设在外筒3内,与外筒3轴接,冷风入口设在本体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铁军,未经郑铁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8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