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降雨粉尘及其施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307996.4 申请日: 2017-05-04
公开(公告)号: CN106973734A 公开(公告)日: 2017-07-25
发明(设计)人: 于顺海 申请(专利权)人: 于顺海
主分类号: A01G15/00 分类号: A01G15/00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2002 代理人: 曹向东
地址: 735100 甘肃***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工降雨 粉尘 及其 施用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人工降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降雨粉尘及其施用方法。

背景技术

至今,人工降雨和人工增雨已经是多年的研究课题了,例如用飞机喷洒干冰、碘化银、盐粉等,或者用火箭炮将碘化银打到云层中,以此来实现人工降雨。但是,上面这些方法都因其材料昂贵、费用太高而无法大面积、长期实施人工降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费用便宜、适合大面积长期使用的人工降雨粉尘,同时提供该粉尘的施用方法。

申请人多年来观察到几种自然现象:首先,在典型大陆性气候地区,每当雨雪过后,露天停放的车辆上、建筑物外窗上总有一层粉尘;其次,为什么天山、秦岭、太行山的山脚下和有些山区的山坳里雨雪特别多,这是因为我国多刮西风,大风吹过在这些山脚形成了负压效应,使这些山脚下或者山坳里雨水特别多;其中,负压效应指负压使山脚下产生了一定范围内的气流涡旋,这种气流涡旋造成粉尘和水蒸气做上下或左右不规则翻腾运动,粉尘快速上升或下降,一旦遇到云层便下起雨来;另外,还有更重要的自然现象,当西风吹来沙尘暴,河西走廊地区十有七次以上都下雨或下雪。

以上几种自然现象说明了,在雨雪能降尘的同时粉尘有助于雨点和雪花的形成。所以,申请人提出了利用粉尘能助雨点形成的自然现象来实现人工降雨,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人工降雨粉尘,该粉尘由普通土、沙土或者两者的混合物经研磨、烘干、过筛、装袋制得,其中,所述粉尘的粒径不超过20 。

与上述人工降雨粉尘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人工降雨粉尘的施用方法,该方法包括:

(1)检测目标地区附近云层的降雨条件,确定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

(2)当所述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距离目标地区上空25~35min行程时,用飞机或者火箭炮向所述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均匀喷洒所述粉尘,以使该云层实现降雨时是在所述目标地区上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中人工降雨粉尘由普通土或者沙土制得,在实现人工降雨的基础上,由于普通土、沙土都获取方便,费用便宜,极其适合大面积长期使用。另外,粉尘随着降雨落回地面,回归大自然,不会产生额外污染。

2、本发明中人工降雨粉尘与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从接触到实现降雨需要一段时间,在施用喷洒时除了需要保证的反应时间为25~35min之外,其它的操作均可参照现有技术中利用飞机或火箭炮喷洒干冰等的操作,简单快捷,应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人工降雨粉尘由以下步骤制得:

(1)获取普通土并去除木渣、纸屑、塑料等杂质后,将普通土经球磨机研磨成细粉,研磨的同时进行烘干。

这里所指的普通土为通常意义上的土,即其包含砂、轻壤土和黄土类土,制作时采用这三种土中的哪一种都行;当然,也可以直接采用沙漠的风沙,还可以采用普通土与风沙的混合物,风沙与普通土的混合能降低普通土的黏性。

实际使用过程中,球磨机在进行研磨的同时能对研磨物进行烘干,烘干的温度可以设在105℃~110℃之间,烘干细粉中所含水分,保证细粉颗粒之间相互分散不粘黏在一起即可停止烘干操作。

(2)将细粉过700目筛网,得到18左右的粉尘。

其中,本发明粉尘的粒径不超过20,根据粒径与筛网目数的对应关系,可以使用700目及以上目数的筛子进行过筛。

(3)将粉末分拨、装袋即可。

与上述人工降雨粉尘相对应,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工降雨粉尘的施用方法,该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检测目标地区附近云层的降雨条件,确定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

其中,目标地区为需要进行人工降雨的地区,考虑到人工降雨粉尘与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从接触到实现降雨需要25~35min的反应时间,所以,以目标地区外边缘为基准,在距离目标地区外边缘25~35min行程的范围内进行云层降雨条件检测。

(2)当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距离目标地区上空30min行程时,用飞机或者火箭炮向达到降雨条件的云层均匀喷洒粉尘,以使该云层到达目标地区上空时实现降雨。

其中,粉尘使云层中水滴或冰晶以粉尘为核心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或降雪。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顺海,未经于顺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99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