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信息加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951.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35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达权;李海艳;黄运保;夏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6 | 分类号: | H04L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罗满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深度 编码器 信息 加密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信息加密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ANSI编码的全部字符并组成数据集,以及获取预先设置的深度自编码器网络;将深度自编码器网络中除最后一层外的每层均与该层相邻的下一层、及与该层具有对应结构的额外一层组成自编码器网络模型,对各自编码器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化权值,并利用该初始化权值对深度自编码部分中对应两层间的权值进行初始化,得到初始化的深度自编码部分;基于数据集使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结合反向传播算法对初始化的深度自编码器网络进行调整,得到最优深度自编码器网络;利用最优深度自编码器网络实现信息加密及密文解密。从而有效提高了信息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信息加密方法。
背景技术
加密是防止信息泄露所采取的主要安全保密措施,是最常用的安全保密手段;加密的基本思想是利用诸如算法等一些技术方法把重要的数据变为乱码(加密)传送,到达目的地后再用相同或不同的手段还原(解密)。加密技术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最为广泛的应用是在互联网上信息的传输,而最为重要的应用更是用在军事上如作战命令等信息的传递。
现有的加密技术是数据算法加密,通常的做法是:强大的算法配以简单的密钥。以DES为例,DES算法的密钥长度只有8字节,这么做的优点是密钥简单且无须花很大的成本存储或记忆,强大的算法使得通过逆运算破解很困难。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运算能力越来越快,使得暴力破解这种加密方法变得越来越简单;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黑客可以通过一些数据包嗅探工具来抓包、分析并窥探到算法信息,将被截取的加密信息进行破译,这样就会导致重要信息泄露,造成隐私安全威胁,尤其是在军事战时情报工作上,很可能因为加密信息泄露,造成惨痛结果。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加密方案存在容易被暴力破解进而导致信息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信息加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信息加密方案存在的容易被暴力破解进而导致信息安全性较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深度自编码器的信息加密方法,包括:
获取ANSI编码的全部字符并组成数据集,以及获取预先设置的深度自编码器网络,所述深度自编码器网络包括编码部分及解码部分;
将所述深度自编码器网络中除最后一层外的每层均与该层相邻的下一层、及与该层具有对应结构的额外一层组成自编码器网络模型,对各自编码器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化权值,并利用该初始化权值对所述深度自编码部分中对应两层间的权值进行初始化,得到初始化的深度自编码部分;
基于所述数据集使用随机梯度下降算法结合反向传播算法对初始化的深度自编码器网络进行调整,得到最优深度自编码器网络;
利用所述最优深度自编码器网络的编码部分实现信息加密及利用所述深度自编码器网络的解码部分实现密文解密。
优选的,对各自编码器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化权值,包括:
基于自编码器原理使用BP算法对各自编码器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初始化权值。
优选的,利用所述最优深度自编码器网络实现信息加密及密文解密,包括:
将待加密信息转化成ANSI编码,并将与该ANSI编码对应的列向量输入至所述最优深度自编码器网络的编码部分,得到对应的密文;
将所述密文输入至所述最优深度自编码器网络的解码部分,得到对应的列向量,将该列向量对应的ANSI编码转化成对应待加密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9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