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7946.6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9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肖旭;陈林森;周洪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朗电器(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3/18 | 分类号: | F24D3/18;F25B47/02;F25B41/31;F25B41/37;F25B43/00;F25B13/00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静 |
地址: | 5107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效 系统 温热 采暖 机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包括热泵组件,热泵组件用于供给循环冷媒;蒸发装置,蒸发装置与热泵组件连通;及化霜节流组件,化霜节流组件包括主路电子膨胀阀、单向阀、化霜毛细管以及由蒸发装置引出的、且并联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均与热泵组件连通,且主路电子膨胀阀连通于第一管路中,单向阀和化霜毛细管均连通于第二管路中。通过将主路电子膨胀阀安装于第一管路中,单向阀和化霜毛细管连通于第二管路中而形成双通道节流体系,可以大大提高冷媒流量,产生足够的化霜需求热量,从而避免化霜耗时过长,确保化霜彻底,达到最佳的化霜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北方采暖市场对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的需求越来越大。随着气候的急剧变化以及雾霾空气的影响,在干、冷的北方部分地区,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制热运行时其蒸发器上会产生严重的结霜甚至是结冰现象。如果空气源热泵采暖机组化霜不能彻底或者化霜时间延长,凝结的霜层或冰层会阻碍机组的使用性能,都会对系统的采暖效果产生不良的影响。
现有的热泵采暖机组中的化霜系统主要包括以主阀热力膨胀阀为化霜节流组件的化霜系统、以在储液器化霜流程的后端设置的单根毛细管为化霜节流组件的化霜系统、或者以主阀电子膨胀阀为化霜节流组件的化霜系统三种类型。这三种化霜系统中,又以主路电子膨胀阀为化霜节流组件的化霜系统由于开度可迅速调节,其化霜性能相对更好,因而被广泛使用。然而,以主路热力膨胀阀或主路电子膨胀阀为化霜节流组件的化霜系统,由于低温热泵系统节流组件的选型比常温热泵系统偏小,导致在超低温的工作环境下,化霜过程的高、低压差很小,使得主路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很难满足理想的冷媒循环量,因此,导致热泵采暖机组的化霜不能彻底或化霜耗时过长,无法达到最佳的化霜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能够适应于化霜时热源与冷源的较大温差,提高冷媒循环流量,产生足够的化霜需求热量,从而避免化霜耗时过长,确保化霜彻底,达到最佳的化霜效果。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包括:
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用于供给循环冷媒;
蒸发装置,所述蒸发装置与所述热泵组件连通;及
化霜节流组件,所述化霜节流组件包括主路电子膨胀阀、单向阀、化霜毛细管以及由所述蒸发装置引出的、且并联连接的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均与所述热泵组件连通,且所述主路电子膨胀阀连通于所述第一管路中,所述单向阀和所述化霜毛细管均连通于所述第二管路中。
上述具有高效化霜系统的低温热泵采暖机组通过将热泵组件与蒸发装置连通,之后使化霜节流组件通过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分别与蒸发装置和热泵组件连通。化霜工作时,针对热泵采暖机组的热源与冷源温差大等问题,通过将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采用并联连接,之后将主路电子膨胀阀安装于第一管路中,单向阀和化霜毛细管连通于第二管路中而形成双通道节流体系,可以大大提高冷媒流量,产生足够的化霜需求热量,从而避免化霜耗时过长,确保化霜彻底,达到最佳的化霜效果。
下面对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经济器,所述经济器连通于所述第一管路中、并位于所述主路电子膨胀阀的下游。如此可以使第一管路中的冷媒通过主路电子膨胀阀和经济器,而第二管路中的冷媒仅通过单向阀和化霜毛细管直接通入热泵组件,可以减小整个化霜节流组件的流阻,有利于提供机组的化霜效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朗电器(广州)有限公司,未经奥特朗电器(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9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