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校正解离度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7663.1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274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杉;党艳梅;贺山;谢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7/00 | 分类号: | C22B7/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窦贤宇 |
地址: | 2100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正 解离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涉及原生矿及有色金属冶金行业中废渣的综合利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校正解离度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国内外有色冶金固废的堆存量和排放量日益剧增,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加之我国国务院2016年颁布的多项排放固废、危废的处罚性政策,国内兴起一股尾矿、冶金固废循环利用的高潮。但是由于固废中的有用成分含量较低,崁布粒度较细,部分冶金固废循环利用时需要磨矿细度达到-200目占90%以上才可以利用,此时就需要考察最优的磨矿选别界限,以便节约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冶金固废循环利用的磨矿工序中,由于还原后的物料硬度一般高于中等可碎性原生矿,且当磨矿细度达到-200目占90%以上时,每提高一个磨矿细度将导致磨矿能耗跳跃式增加,磨矿能耗最终将成“J”型增长。
为了磨矿可以在最节能的前提下完成最佳的解离效果,以备达到最佳的分选效果。目前已有不少方法可以进行微观解离统计,然后对统计的基础数据进行简易计算求得解离度,但现有方法仅停留在实验室的人工观测统计、简易计算阶段,所依靠的简易计算方法不尽相同,而且最终的计算结果无验证方法,观测结果的重复性很差。为提高解离度的准确性,以往的方法是通过扩大统计的样本数量来提高精度,但扩大样本数量代表检测的工作量增加。
因此,需要一种简易校正解离度的计算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方法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简易校正解离度的计算方法,对简易统计计算的解离度进行校正,获得更准确的解离度。并有望对磨矿选别作业提出理论和实际的指导意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法:
一种校正解离度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基础数据和校正数据;
所述基础数据是检测解离度所记录的原始数据和查取的辅助原始数据;所述校正数据是被测解离度的矿样中指定的金属元素的品位;
步骤2、基于所述基础数据和校正数据校正解离度,校正解离度的过程包括:
计算金属元素品位和解离度,比较金属计算品位和实际测定品位,计算并优化校正因数,选择并优化解离度基础数据,校正解离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步骤2中,金属元素品位β计通过如下方法计算:
式中,n为连生体分类数量,Xi/n为连生体数量,i=1、2……n-1、n,ρM为指定金属元素纯矿物的真密度,ρXO为主要脉石矿物的真密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步骤2中,解离度通过如下公式计算:
式中,Xi/n为不同连生体对应的数量,i=1、2……n-1、n。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步骤2中,比较金属计算品位和实际测定品位的过程如下:
计算金属元素的计算品位β计与金属元素实际品位β0差值的绝对值δ,
δ=|β计-β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步骤2中,所述计算并优化校正因数,选择并优化解离度基础数据,校正解离度的过程如下:
判断金属元素的计算品位β计与金属元素实际品位β0差值的绝对值δ是否小于允许误差δ0;若金属元素的计算品位β计与金属元素实际品位β0差值的绝对值δ小于等于允许误差δ0,则解离度校正完毕;否则,确定校正因数y;
判断金属元素实际品位β0是否大于等于预定值50,若是,则通过下式计算校正因数若否,则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得到校正因数y后,找出需要校正的基础数据,具体为:
选择连生体分类数大于解离度的作为被校正的基础数据;
选择出需要校正的连生体数量Xi/n;
对连生体数量Xi/n进行校正,
将校正后的连生体的数量Xi/n返回程序重新计算金属元素的品位β计、解离度B,重新判断实际误差δ是否小于允许误差δ0,直到输出解离度B并结束校正计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76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萃取分离镧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铜电解残极连续装炉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