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刺手法与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6897.4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斌;马明宇;王江;杨双鸣;张镇;魏熙乐;于海涛;李会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50 | 分类号: | G16H50/50;B25J9/16;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王顕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刺 量化 穴位效应 针刺穴位 量化分析系统 机械针刺 中医针灸 检测 数据库 机器手控制程序 闭环控制结构 反馈检测单元 嵌入式控制器 血流量传感器 肌电传感器 伺服驱动器 温度传感器 参数测定 实验仪器 系统实现 效应检测 构建 配伍 研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刺手法与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系统,该系统的专家针刺手法检测单元由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构成,针刺穴位效应检测单元由温度传感器、血流量传感器、肌电传感器组成,针刺手法量化机器手由嵌入式控制器,伺服驱动器,机械针刺手,反馈检测单元构成闭环控制结构。依据中医针灸专家构建专家针刺手法——穴位效应数据库,以该数据库为依据编写针刺手法量化机器手控制程序,通过对机械针刺手的控制和对针刺穴位效应的检测实现对针刺手法的量化以及针刺穴位效应的量化。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实现了针刺手法的量化模拟和针刺穴位效应的检测相结合,为中医针灸腧穴配伍、针刺手法特异性及其量化、穴位效应特异性及其量化等方面的研究通了一种新型的实验仪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针灸学领域,特别是一种针刺手法与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中医作为现代世界医疗体系中的重要分支,相对于西医而言,中医更针对“病根”的治疗,治标又治本,毒副作用小,且其在一些疑难杂症方面的疗效是西医无法匹及的。目前,中医针灸治疗已在很多国家被列入医保范围。随着针灸学发展的国际化、标准化不断加强,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医学走向世界的名片。
然而,即使我国具有该方面研究的绝对优势,依然没有在中医针灸作用机理的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要解决当前针灸医学发展与传承所面临的困境,必须从针灸过程的标准化出发,对传统的针刺手法以及针刺作用所引起的穴位生物物理效应进行量化,分析针刺作用手法与效应之间的量化关系。
目前仍未有一种仪器或设备能够从针刺手法量化及针刺穴位效应量化两个角度同时出发对针刺作用进行检测、量化、研究。运动控制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各种传感技术发展迅猛,将运动控制技术应用于专家针刺手法复现及分析,将多种传感器应用于针刺穴位效应检测,可以为针刺手法以及针刺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提供一种有力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刺手法与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系统,利用针刺手法参数测定仪检测专家手法参数,利用温度传感器、血流量传感器、肌电传感器检测针刺穴位效应,利用嵌入式控制器闭环控制伺服电机带动针刺针动作,模拟专家手法或修改过的专家手法进行提插和捻转动作,实现对专家手法的量化、模拟和复现,并能能够通过对专家手法参数的修改研究某单一参数对穴位效应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针刺手法与穴位效应的量化分析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有相互连通的专家针刺手法检测单元、针刺穴位效应检测单元、PC上位机、针刺手法量化机器手。
所述的专家针刺手法检测单元通过USB与所述PC上位机进行通讯,所述PC上位机采用Labview程序开发环境构建上位机界面,对所采集专家针刺手法参数进行记录。
所述的针刺穴位效应检测单元通过串口与所述PC上位机进行通讯,所述PC上位机采用Labview程序开发环境构建上位机界面,对针刺穴位效应进行显示、记录。
所述PC上位机与所述针刺手法量化机器手中的嵌入式控制器通过串口进行通讯,接受所述PC上位机所发送的控制指令。所述针刺手法量化机器手由嵌入式控制器、伺服驱动器、机械针刺手、反馈检测单元组成,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的4路GPIO端口配置为两两互补的PWM输出接口,6路GPIO端口配置为编码器信号输入接口,所述伺服驱动器具有PWM信号输入接口、编码器信号输入接口,所述嵌入式控制器的PWM信号输出接口与伺服驱动器的PWM信号输入接口通过导线直接连接。
所述伺服驱动器包括提插伺服驱动器和捻转伺服驱动器。
所述机械针刺手包括提插伺服电机、捻转伺服电机、机械装置、针刺针,所述提插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械装置上,所述捻转伺服电机安装在所述机械装置上,所述针刺针安装在所述机械装置上。
所述反馈检测单元包括提插脉冲编码器、捻转脉冲编码器,所述提插脉冲编码器安装在所述提插伺服电机上,所述捻转脉冲编码器安装在所述捻转伺服电机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68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宽光谱、大靶面短波红外中固定组远摄变焦光学系统
- 下一篇:高效散热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