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6627.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7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勇娇;单连斌;王允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110167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aa mbbr 污水处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池(1)、进水泵(2)、缺氧MBBR池(3)、主反应池(4)、污泥回流泵(5)和二沉池(6);
所述进水池(1)连接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池(1)经进水管(7)通过进水泵(2)接入至缺氧MBBR池(3),所述缺氧MBBR池(3)中填充有悬浮填料,所述缺氧MBBR池(3)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缺氧MBBR池(3)的上部外侧设置有出水管(8),所述主反应池(4)的内部形成内外两圈结构,所述主反应池(4)分隔成处于外圈的好氧MBBR池(4-1)和处于内圈的厌氧池(4-2),所述缺氧MBBR池(3)的出水管(8)通过管路接入至主反应池(4)内圈的厌氧池(4-2)中,所述厌氧池(4-2)安装有搅拌装置,所述好氧MBBR池(4-1)中填充有悬浮填料,所述好氧MBBR池(4-1)内的底部设置有曝气管(10),所述曝气管(10)上设置有曝气头(11),所述曝气管(10)连接有处于好氧MBBR池(4-1)外的曝气主管(12),所述曝气主管(12)连接有空压机(13),所述厌氧池(4-2)的底部设置有回流孔(14),所述厌氧池(4-2)靠近底部位置开设有通向好氧MBBR池(4-1)内的进水孔(15),所述主反应池(4)的外侧上方设置有出水口(16),所述出水口(16)与好氧MBBR池(4-1)相连通,所述出水口(16)设置有填料拦截网(9),所述出水口(16)经管路接入至二沉池(6)中,所述二沉池(6)的底部连接有回流管(17),所述二沉池(6)通过经回流管(17)污泥回流泵(5)连接至厌氧池(4-2)的回流孔(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MBBR池(3)内悬浮填料的填充量占缺氧MBBR池(3)容积的15%。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MBBR池(4-1)内悬浮填料的填充量占好氧MBBR池(4-1)容积的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支座轴承、搅拌轴和搅拌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与支座轴承连接固定,所述搅拌轴上固定有间歇排列的搅拌桨,所述好氧MBBR池(4-1)、缺氧MBBR池(3)的池底部均安装有支座轴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管(10)为环状结构,所述曝气管(10)上设置有6个直径5cm的曝气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填料为聚氨酯海绵生物填料。
7.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AA-MBBR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如下:进水池(1)内待处理的污水通过进水管(7)在进水泵(2)的作用下首先输送到缺氧MBBR池(3)中进行处理,然后污水从缺氧MBBR池(3)流经主反应池(4)内圈的厌氧池(4-2)中,在厌氧池(4-2)中,从缺氧MBBR池(3)输送的污水在这里完成部分氨化以及厌氧释磷,之后污水从厌氧池(4-2)进入到好氧MBBR池(4-1),在好氧MBBR池(4-1)这里进行COD的去除、好氧吸磷以及硝化反应,污水经好氧MBBR池(4-1)处理后进入二沉池(6),二沉池(6)沉降的污泥经污泥回流管(17)通过污泥回流泵(5)回流厌氧池(4-2),补充厌氧池(4-2)流失的污泥,二沉池(6)的沉降后的上清液进行排放或进行其它后续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662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强化处理富营养化水体的复合流人工湿地系统
- 下一篇:流动微生物床生物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