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及包括其的床在审
申请号: | 201710305402.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介辉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A47D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31283 | 代理人: | 薛琦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人体 加热 装置 包括 | ||
1.一种用于人体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红外加热光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光源沿第一维度在光源中心的至少一侧具有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在光源中心的直射方向上具有直射光强值,在光源中心的至少一侧以第一斜射角出射的方向上具有第一光强极大值,第一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5与5.0之间,第一斜射角介于3°与30°之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5与2.5之间,第一斜射角介于3°与15°之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包括第一斜射角区间,第一斜射角区间的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一斜射角小2°-5°,另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一斜射角大4°-6°,以第一斜射角区间内的任一斜射角出射的光强与第一光强极大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一光强极大值的30%。
6.如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光源沿第一维度在光源中心的两侧均具有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在与第一斜射角所在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以第二斜射角出射的方向上具有第二光强极大值,第二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2与5.0之间,第二斜射角介于3°与30°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光强极大值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介于1.5与2.5之间,第二斜射角介于3°与15°之间。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包括第二斜射角区间,第二斜射角区间的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二斜射角小2°-5°,另一端的斜射角较第二斜射角大4°-6°,以第二斜射角区间内的任一斜射角出射的光强与第二光强极大值的差值不大于第二光强极大值的30%,
其中,所述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包括中间角度区间,中间角度区间为斜射角不超过第三斜射角的区间,以中间角度区间内的任一斜射角出射的光强与直射光强值之比不大于1.2且不小于1。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光源沿第二维度在光源中心的至少一侧也具有蝙蝠翼式的光强分布,第二维度与第一维度相互垂直。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的感测方向同所述红外加热光源的照射方向基本相同,所述控制器用于将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与目标温度下限值及目标温度上限值进行比较,并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下限值时调高所述红外加热光源的输出功率,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高于目标温度下限值时调低所述红外加热光源的输出功率,
其中,所述加热装置用于设置于床的上方或侧上方以加热处于床上的加热对象。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每隔第一时间间隔读取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并进行所述比较,并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目标温度下限值时将所述红外加热光源的输出功率调高第一功率百分比值,在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高于目标温度下限值时将所述红外加热光源的输出功率调高第二功率百分比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时间间隔小于0.3秒,第一功率百分比值在0.5%与2%之间,第二功率百分比值在0.5%与2%之间。
13.一种床,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侧床栏以及如权利要求1-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侧床栏上。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为婴儿床,其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为使得所述红外加热光源相较于婴儿床的床面高出30cm-7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介辉,未经介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4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