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盐间页岩油储层岩心模型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305237.4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801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媛萍;龙秋莲;苏建政;王益维;黄志文;孟祥龙;汪友平;郭鹏;高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页岩 油储层 岩心 模型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开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盐间页岩油储层岩心模型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析盐间页岩油储层的矿物组成:对目标研究区域盐间页岩油储层岩心进行分层分析;2)准备岩心模型制备材料:采用储层岩心对应层位的岩样或与对应层位岩样的矿物组成及物理力学性质相似的材料作为岩心模型对应位置的制备材料;3)配制各层岩心材料混合液:将各层岩心模型制备材料分别与水混合;4)制备岩心模型:将各层岩心材料混合液按层位从下至上分别加入到岩心模型制备装置中,且每加一层岩心材料混合液,均进行干燥,使固体析出,将所得岩心材料压实。制得的岩心模型与实际储层岩心更接近,使实验研究能够提供更真实可靠的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页岩油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盐间页岩油储层岩心模型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北美地区页岩油气的成功开发和地质理论研究的发展,页岩油气的开采给世界油气勘探开发带来了重大变革,正逐渐影响着世界能源供需的格局。目前美国之外的国家和地区页岩油开发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已有调查表明全球广泛分布着大量的页岩油资源。开发页岩油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需矛盾、降低原油对外依存度、保障能源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初步评价,我国陆相页岩地层总生油量为6×1012t,页岩油资源量约1300×108t,可采资源量约(30~60)×108t(邹才能等,致密油与页岩油内涵、特征、潜力及挑战,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5,35(1)),资源潜力巨大。我国大多数含油气盆地均广泛发育有陆相的富含有机质页岩,主要分布于准噶尔、鄂尔多斯、松辽、渤海湾、三塘湖、吐哈、南襄、江汉、苏北等多个盆地陆相地层中,其中渤海湾、江汉等盆地中均含有大量盐间页岩油。
盐间页岩油藏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一种特殊油藏。以江汉盆地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藏为例,其潜江组发育了193个盐韵律层,累计厚度达2000m以上,每个盐韵律层一般由下部的淡化段(泥质岩、泥晶白云岩、泥岩、钙芒硝岩等混和组成,夹部分碳酸盐岩、薄层石盐岩和钙芒硝岩)和上部的咸化段(主要由石盐岩组成,夹少量无水芒硝岩)组成,盐间地层既是生油层又是储油层,其生成的油气由上下盐岩封隔,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藏蕴涵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生油量为43×108t,资源量达1.68×108t,具有较大的开采潜力,对江汉油田的增储上产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潜江凹陷盐间页岩油藏是在盐湖沉积背景下油气富集在多种岩类混合形成的储层中而形成的油藏,储层岩性非常特殊,主要表现为含盐、细粒、无骨架支撑、非均质等(王庆胜,潜江凹陷盐间非砂岩油藏评价与开发技术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博士学位论文,2010)。
盐间页岩油藏是一个新领域,对于它的油藏评价与开发至今还没有一套成熟技术,还处于科研攻关与现场试验阶段,尤其在储层识别与评价、储层改造、开发方式(如完井方式、能量补充等)等方面研究相对薄弱。因此,很有必要针对盐间页岩油储层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其中,进行相关储层的岩心分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手段。然而,由于盐间页岩油储层的含盐、无骨架支撑、层理发育等特性,钻井取心难度大,岩心不易保存,且钻井取心所得岩样尺寸有限,很难有效进行溶蚀、压裂、能量补充等实验研究。于是,人造岩心便成了一条重要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3052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